副總理劉鶴率領的高級貿易代表團,今日將與美國官員就解決雙邊貿易爭端舉行關鍵談判。在談判進行前,與中方官員緘口不言不同,美方官員多次闡述美方立場。但是最終能否達成共識,要看中國在行業補貼、技術轉讓等方面中國可做出多大讓步,以及是否同意美國的監管措施。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稱,美國和中國都急切想結束貿易戰,但是結果將取決於北京是否願意深化改革,並進一步開放市場。
彭博社引述羅斯稱,美中在一些「容易的問題」上已取得進展,比較難的問題是那些涉及結構性改革的議題,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准入的問題。羅斯在同一天在接受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又表示,美國在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上仍非常遙遠。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早前也稱,美中貿易談判現在來到關鍵時刻。美國正要求中國對經濟政策作結構性改革,包括知識產權保護、歧視美國公司,以及北京對某些行業的大規模補貼政策。報道又稱,如果這些問題在未來一個月內不開始處理,很難想像會簽署任何協議。分析稱對於北京而言,除非基本上放棄當前經濟模式,否則幾乎不可能滿足美方上述一切要求。
涉本國法規領域 難落實
《金融時報》又指出,有些領域不在傳統貿易談判範圍內,而屬於國內法規領域,如何落實才是難處理的地方,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西格爾(Stephanie Segal)表示:「如果中方表示我們既有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框架,也有相關司法系統,那麼美國就會要求對方證明怎麼做。」
《華爾街日報》引述密切關注會談的中方人士稱,中國計劃提出大幅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進口量,並對產業政策適度改革,但不會同意美國提出的深化經濟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包括取消對重點扶持行業的補貼,撤銷有利於中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監管措施和其他幫助。
《華爾街》指華僅允適度改革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的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評論稱,中國不可能為了促進和改善貿易,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核心利益都改了,「學美國又不能成功。如果像蓬佩奧(美國國務卿)說的,非要把貿易跟其他諸多領域放在一起,那肯定無助於貿易談判」。
學者:華不會為貿易改政制
鄭永年認為,兩國分歧的核心在於是把經濟、政治等問題都一攬子放在一起解決,還是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
鄭永年指出,如果美國有有效的領導集團,中美談判就容易取得共識;現在美國領導集團缺乏效率,就會給談判帶來高度麻煩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