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是採礦和開採資源中留下的副產品,包括精細研磨至沙粒或淤泥大小的岩石顆粒、用於提取有價值礦物或石油的化學品以及水。尾礦中許多物質都有毒。 此外,岩石顆粒和其他化學物質在儲存過程中會出現化學反應,產生副產物,如酸液和其他容易滲入水道的金屬溶液。礦主通常修建尾礦壩用以儲存尾礦,然後注水以減少氧化。所以壩體結構和防滲、排滲是關鍵問題,須時加勘察、測試等。 不過,尾礦壩濫築、缺乏規管和監察,發牌過寬和由利益相關人士監督等因素,不時鬧出坍塌事故,引發災難。美國採礦環保專家錢伯斯(David Chambers)表示,巴西礦業所用的尾礦壩普遍設計不安全:「大壩營運者和設計者皆存在基本問題,並不能靠考察大壩的顧問來修正。」 全球現時有約3萬個礦場,尾礦壩的數量更多,但沒有人知道實際數量和狀G。聯合國環境署報告曾建議設立相關數據庫以便追蹤監察。 它指出,2008年至2017年間各地尾礦壩意外頻生,如中國有8宗,加拿大有7宗,美國和智利各有5宗,其中加拿大卑詩省2014年8月和巴西2015年11月的兩場尾礦壩事故,造成嚴重環境污染。 美國非政府組織Earthworks形容,礦廢料儲存設施就像計時炸彈,一旦發生災難事故,將置社區和河道於危險。 (綜合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