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發布《長江流域重點水城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定實施方案》,2019年年底前,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區完成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前,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保護區以外水域要完成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中國的母親河長江,終於將全面進入10年休養生息期。 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浩浩江水哺育424種魚類,光特有魚類就有183種,位列全球七大生物多樣性豐富河流,滋養了沿岸生靈,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驅動力。然而,過去幾十年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令長江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由於攔河築壩、水域污染、過度捕撈、無序港口碼頭開發、航運疏浚、岸坡硬化、挖砂採石等種種原因,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 江魚逃不出天羅地網 長江漁業曾在中國淡水漁業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上世紀60年代初,長江上游地區主要經濟魚類約有50多種,捕撈產量曾在1954年高達43萬噸,佔全面禁止長江幹流及其重要支流的漁業捕撈活動,不僅能讓漁業資源得以休養生息,也讓其它修復措施的成果及時得以展現和鞏固。 「長江堛熙蔆U來愈少,人們的辦法愈來愈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曹文宣院士說,最讓他感到震驚的是在鄱陽湖調查時看到的「天羅地網」。「天羅」由兩條船和一張百米長數米高的魚網組成,捕魚時兩條船分開牽茬蝶籅漱@側一字排開,通上電,在水中拖動,所到之處,魚兒盡歸網中。 「地網」是在船隻難以進入的湖邊淺水區,用一根竿連上一個超大號的網兜,依然通上電,沿岸邊一路掃過,漏網之魚又悉數被捕獲。 此外,在長江口還有為捕撈刀魚發明的一種網,它有個響噹噹的名字「斷子絕孫網」。曹文宣說:「當你親眼看到這些層層疊疊被安置在江中的魚網時,更能理解和感受這個名字的形象。」 長江的10年禁捕僅僅是一個開始,環境污染、非法挖砂、非法、不合理的小水電等威脅長江生態安全的因素,仍在不少流域內繼續存在。恢復生命長江之路,需要長江經濟帶的產業升級轉型,需要更系統科學的流域綜合管理及社會的廣泛認知和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