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經再工業化的工業,比起大量低技術工人更需要高學歷工程師,惟本港鮮有培育這方面的人才。生產工業用塑膠半製成品的本地廠家華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早於2015年在馬來西亞的生產線引入再工業化技術,惜未能將同一套科技用於香港,主要原因為香港廠房的人才老齡化,難以適應新模式,只能將本地廠轉型成研發基地,並利用現有技術做小批量生產。 大馬聘年輕工程師 易上手 華誼科技自1990年代起,在港設廠生產多款工業用塑膠半製成品,如用於包裝的塑料膠膜、發泡膠母粒、工程塑料等。該公司的董事嚴兆葭表示,曾於2003年到中國內地擴充生產線,因產品質量、成本、人事文化等問題難以經營,2008年決定到馬來西亞發展。 2015年,嚴兆葭將再工業化的技術引入馬來西亞的生產線,「當地廠房聘請的全部都是20多歲的年輕工程師,即使是新技術也上得好快」,目前他們更可從香港的辦公室,看到馬來西亞生產線的實時數據,遙距管理業務。 不過,同一套技術並無法適用於香港廠房,「員工年紀太大,平均年齡逾50歲,我們試過(引入技術),但他們適應不到,最後管理層決定不強推,香港廠房亦只能維持現狀生產」。 港廠轉型研發基地 不過,雖然員工未能適應新模式,嚴兆葭表示不代表無法轉型,「香港的廠房空間有限,現有一半專門開發新產品,另一半做小批量生產,測試完成後,就可在馬來西亞生產」。他認為,如要在香港推工業4.0,針對高增值的工業,如生產航空部件、醫療器材等的效益會較高,亦會有較多專門人才願意加入,對於他們生產塑料的工業,他則相信會逐漸在港式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