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有開業未夠一年的名人飯堂打入米芝蓮一星,主打東海野生黃花魚,一道「家燒黃花」盛惠四千,令人咋舌。有關豪食之事,小時候,聆聽長輩講述古人如何在飲食上競鬥豪奢的故事,除了陳設與器具外,比賽的重點,是各種菜式的用料與烹調方法的奢華,單單一碟「雞c燴魚唇」,已花費不少,也耗殺了不知多少畜牲呢!試想像:要宰殺成百上千的魚與雞,斷取其唇(編按:近代有指魚唇並非「魚唇」,而是鯊魚尾鰭上端沒有翅針的皮邊)和舌,燴成一味所謂「色香味全」的上菜,也未免太殘忍和可怕了吧!
後來讀到唐朝宰相李紳的故事,他一頓飯便耗費過萬。何解?原來他也是個「好c之徒」。廚房煮好一盤雞舌,便先要殺雞三百多隻,才能成事。據說其後院往往哀禽遍地,雞屍如山,慘不忍睹。不過,最諷刺的是,這個「李宰」,正是年輕時作過〈憫農〉的那位詩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時間地位改變人
身為一位讀書人,如此關顧基層草根,憐人惜物,實在難得。而且寫得言簡意賅,感情真摰,也委實打動人心,故小詩也就頗見流傳,廣為人知。可惜,這也已是他年輕時候的事了。據載,李紳為官後「漸次豪奢」,及為宰相,變本加厲,飲食上更為奢侈,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言的「時位移人」(時間與地位改變了人)吧!
包青天智破牛舌奇案
再說牛舌,現代人多作食材,比如「紅酒燴牛舌」、「鹽燒牛舌」,都是美味又常見的菜式。不過,以下說的,雖然跟這「食材」有關,卻是一宗由包青天(包拯)破解的奇案:
話說有人偷偷地割了人家耕牛的舌頭,卻沒有盜走牛,牛主百思不得其解,只見牛奄奄一息,唯有向包大人告狀。包大人二話不說,只命牛主回家殺牛出賣。牛主聽後頗為疑惑,因為其時私宰耕牛本屬違法,但亦因包大人有命,也只管依命行事好了。不久,有人來告發牛主私宰耕牛,包大人立即對告狀者說:「為何割了別人耕牛的舌頭,又來告他?」告狀者既震驚,又服氣,因為包大人竟然如此迅速判斷了自己就是元兇。
原來包大人早已洞悉一切,估計割舌而不取牛,必定另有內情。他命事主賣牛,就是將計就計,引出元兇,揭露真相:割牛舌者本與牛主有仇,他就是通過斷舌而令仇家迫不得已,冒險宰牛販賣,然後乘機告其犯法,使其獲罪,令復仇奸計得逞。可是,卻偏偏遇上了明察秋毫的包青天,於是難逃法網。
■生活反思
不論雞c與牛舌,不管為了口腹,抑或仇恨,人雖為「萬物之靈」,但禽獸亦屬有情眾生,本就不該濫殺、濫傷啊!
作者簡介: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
文:袁漢基
[語文同樂 第3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