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距離」這詞帶有某種負面意思,尤其是用來形容人與人的關係,例如情侶變壞的愛情。「距離」確實可以是冷漠的表現,或者是看不起別人的態度。然而,大家想深一層,「距離」其實是無辜的,它只是情感表達的方法,一個結果,問題在於情感本身。如果我們嘗試拋開成見,從另一個角度看,「距離」可以非常有建設性,甚至是生存必需的元素。
最近因為貝澳黃牛 Billy 吃下不少膠袋而慘死的新聞,讓我想到這個「距離」的問題和一段回憶。可能因為卡通片或者玩具的影響,我們在城市長大的小朋友,一般把動物視為「人類的好朋友」。牠們的樣子「得意」,所以我們喜歡牠們,我們把人類喜歡的東西都給牠們,表示我們的愛。
以前家媥i了一隻貓,沒有兄弟姊妹的我,只得這隻貓陪伴我一起成長。我教牠做各種人類的行為,包括眨眼,現在想起來很好笑。貓在十多年後的一天,靜悄悄地離開了我們的家,之後沒有再回來。媽媽告訴我牠老了,貓死之前都會這樣。我當時不明白,甚至激動,我對牠這麼好,牠為何這樣離開我?沒有一聲告別。我心媬n壓茧L限的疑問與悲哀。
在城市長大的我,很久以後才明白什麼是大自然。自然界的生物本來就與人有距離,牠們活在大自然,有自己的習慣;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已,又怎可把人類的習慣強加在牠們身上?我們要做的是盡量幫忙牠們保持大自然的環境,以免牠們的習慣被扭曲,好像 Billy 悲慘的「牛生」。
距離中建立情感
有餵飼街貓的朋友都會知道,街貓站在街上總與人保持距離。你把食物放在地上轉身走開幾步後,牠才會安心走過來吃。你不會過分想像與牠的關係,但你必須相信牠會感謝你,情感在距離中建立出來。
一般人認為「距離」是冰冷的,「親近」是熱情的,我不太同意。日常生活中,我遇過不少虛假的熱情。「距離」不是不關心別人,「距離」不是沒有溝通,而是讓與自己不同的人或動物有自己的空間發展,尊重別人的習慣。然而,要學懂一種有關心的距離態度,確實需要一些人生體會、一點時間。在這堙A我要感謝我那隻已逝世的貓。
黃淑嫻 - 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創作小說、散文、詩。作品包括小說集《中環人》(獲第 25 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近作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賴恩慈 - 電影及劇場編導、演員。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鮮浪潮電影大獎等。代表作《女兒紅》(獨 腳戲) 及《N+N》(電影)。出版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文:黃淑嫻
圖:賴恩慈、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3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