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時下青年手機不離手,青協和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的青少年使用網絡習慣的調查,發現逾五成受訪者的網絡安全意識一般,即使具緊密的「親子關係」或有「感同身受能力」的受訪者,亦不代表不會作出網絡違規行為。 青協及城大在今年3月至6月,透過問卷成功訪問1739名中一至大專學生,逾五成受訪者缺乏網絡安全意識,如會毫不猶豫地使用公眾的Wi-Fi上網,及會使用公眾場所的免費充電器等。此外,調查又顯示青少年的網絡違規行為如曾下載非法軟件等,和「缺乏網絡安全意識」的關係顯著。 高材生報復老師擅改內聯網資料 調查另發現,緊密的「親子關係」、具「抑鬱症狀」及「感同身受能力」的受訪者,與網絡違規行為及網絡侵害行為,如曾將他人照片移花接木達至恥笑效果等的關聯,並不顯著。青協指曾有中五高材生獲學校教師信任,給予其內聯網密碼以協助管理,怎料該男生為了報復某老師,在未經准許下多次登入內聯網並修改該老師的個人資料,最終被校方揭發並報警。 網絡違規誤當電腦技術高 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及深造教育服務)黃成榮表示在犯罪學上而言,如親子關係好便較少違規行為,是次調查卻顯示親子關係愈好和網絡侵害行為愈少的關聯極低。他指有網絡違規行為的青少年,平日亦可能是品行良好的學生,有時他們可能誤以為網絡違規行為等同電腦技術高,從而產生自豪感,卻未為意可能會犯法。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亦指有些網絡違規行為普遍,如使用下載非法軟件等,部分青少年以為是「正常」行為,又指部分青少年以為在網絡世界可不負責任地匿名行事。陳文浩建議應從小學開始,加強青少年有關網絡守法及安全意識的觀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