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問題成為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重要問題。相當於「房屋問題特使」的聯合國適足住房權問題特別報告員法哈(Leilani Farha)2014年上任以來,一直推動各國承認住屋是人權。她去年接受《衛報》訪問,就「房屋金融化」(financialisation of housing)提出警告,指摘近年不受控制的全球資本扭曲全球樓市,令旺區樓價或租金C升,跟中產及貧窮階層脫節。 法哈稱,倫敦、悉尼和溫哥華等大城市一味興建超貴物業,形成的社區失去住屋的社會功能。她發表的研究報告指,數以百萬億美元的資金投資在全球各地的住宅物業,突顯住屋需求的失衡:窮困居民被逐,加劇財富不平等和在市中心創造出社交「死水區」。她解釋,這是「居住異化」(residential alienation)的過程,例如溫哥華有社區的房屋丟空,因為買家是用來投資,令僅餘的住戶缺乏鄰里關係,也無法在同一社區上學、購物或用膳,「你立即會看到活力的喪失」。 法哈稱,政府只顧向富人提出稅務寬免,卻大幅削減用於社會住屋項目的公共開支,部分政府更是變本加厲,提供類似「黃金簽證」等換取外來物業投資。她認為國際人權運動者迄今尚未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法哈今年初再在《衛報》撰文,重申住屋是人權問題,指出在發達國家的無家可歸者及因此去世的人數正急速上升,但同時住屋空置率亦在上升,敦促各國政府認真應對。(衛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