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出現許多俗稱「納米樓」、實用面積細小的私樓單位。新加坡也有類似情G,面積500呎以下的「鞋盒單位」(shoebox unit)愈建愈多,當局為免過度發展,市區重建局周三(17日)出招,從明年起增加中心區域以外的私宅單位平均面積,令發展商可建單位總數減少,從而避免建造過多鞋盒公寓,確保住宅宜居,並避免基建設施負荷過大。
限單位數目 免基建設施負荷過大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周三宣布新指引,從明年1月17日起,中央區以外的住宅發展項目,可建設的數量單位上限的計算方式,由2012年建築總樓面面積除以70平方米(753平方呎),改為85平方米(915平方呎),意味發展商的樓盤可建單位總數減少,單位平均面積相應擴大。
當局也嚴格控制9個地區的單位數量,包括馬林百列、馬里士他和羅央等,避免基建設施負荷壓力過大,規定這些地區可建單位上限,以建築總樓面除以100平方米(1076平方呎)來計算。市建局亦針對露台面積定下新指引,從不可超過項目總樓面面積的10%,調低至7%;每個單位的露台總面積也將限制在單位內部面積的15%以內。
市建局2012年首次推出限制單位總數指引,避免發展商一味建造鞋盒公寓。該局周三表示,注意到新私宅項目的較小面積單位有增加趨勢,不少地區的重新發展項目也造成基礎設施超負荷,因此決定再次干預,確保住宅宜居。市建局總署長吳真真說:「這也將鼓勵發展商提供更平衡的單位組合,滿足不同買樓者需求。」市建局稱,新指引只是限制單位總數,沒有要求個別單位的尺寸,發展商依然可興建較小面積單位,例如兩成單位是至少100平方米(1076平方呎)的較大單位;兩成單位則少於50平方米(538平方呎)。
地產商或被迫調低呎價
仲量聯行新加坡研究與諮詢部董事王德輝表示,隨茖p宅單位面積擴大,發展商為確保私宅售價仍處於買家可負擔水平,預料會調低銷售呎價,緩和樓價上漲趨勢。
受政府出招消息影響,新加坡第二大發展商City Developments股價昨一度下跌1.7%,另一發展商華業集團亦一度下跌2.1%。地產諮詢公司高緯環球新加坡研究主管克里斯•李(Christine Li)表示,新指引減少開發商透過推出更小單位來增加利潤的空間。她估計,85平方米及100平方米的新限制,將分別減少18%及30%單位數目。
鞋盒屋平均呎價可達1.42萬
新加坡政府今年7月已對樓市推出5年來最強降溫措施,調高住宅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稅率,將本地人購買第二個住宅物業的印花稅上調5個百分點,同時收緊貸款額度。
新加坡住宅主要有3類——組屋、私人單位及有地住宅(即連地皮住宅)。鞋盒單位由於面積不超過50平方米(約538呎),當地居民買入後多用來出租或轉售,甚少自住。這些鞋盒單位大都建於熱門或貴價地段,好處是價格可負擔,在核心中央區一個484平方呎的鞋盒單位只需約100萬坡元(569萬港元)。不過,呎價較同地段正常面積單位高20%至30%,中央區紐頓的呎價甚至高達2500坡元(約2368加元)。新加坡2013年有9600個鞋盒單位,2015年估計增加了1985個。市建局2012年曾批評,許多新發展項目都以鞋盒公寓為主,有的佔總單位數量的比重高達50%至80%。(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