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諾被指36年前企圖強姦,女當事人福特跟他上周五先後出席參議院聽證會。福特的證辭廣獲女性及自由派同情;接荍@證的卡瓦諾則一反早前接受霍士電視訪問時的冷靜,訴諸情緒及憤怒,自由派輿論將之比喻為「特朗普式」表演,但這招數大受保守派同情,認為那只是一個受誣告的成功男士捍衛其家庭及名譽時「真情流露」。人類行動由情感推動,沒有人會否定情感重要。美國自由派近年一直宣揚同情心(empathy)的重要,前總統奧巴馬更稱,美國的「同情心赤字」比財赤更嚴重。 不過,單講同情心是否足夠?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布盧姆(Paul Bloom)2016年的著作《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Against Empathy)便大唱反調,認為世界並不需要更多同情心,反而減少對人同情,結合理性、惻隱(compassion)及自制行動才是恰當之舉。 同情心總帶偏見 或觸發仇恨暴力 這論旨看似反常識,但布盧姆並非說我們不應該仁慈友善待人,也認為了解他人的感受是重要的能力,惟他強調,同情心並非可靠的道德指引,因為同情心總帶有偏見。人類多跟與自己相似的人感同身受,往往範圍有限且較短視,也可能觸發仇恨及暴力。「伊斯蘭國」(ISIS)等極端組織利用西方一些恐回事件,來激發支持者向西方發動恐襲便是一例,特朗普等保守派借助三藩市居民施泰因勒(Kate Steinle)遭非法移民殺害一案來煽動反移民情緒,也是例子。 卡瓦諾事件亦反映同情心氾濫的問題。現時自由派及保守派各有同情對象,各自訴諸情緒。對於卡瓦諾自辯時聲淚俱下,全國槍會發言人勒施(Dana Loesch)便在Twitter稱,當人格、家庭被抹黑,卡瓦諾感到受傷及憤怒是理所當然。特朗普更進一步訴諸恐慌,稱年輕男性現時「動輒得咎」,非常嚇人。 訴諸情緒並非政治出路,但這恰恰是美國正在邁進的方向:特朗普本身已是情緒化的總統,國會兩黨亦早已勢成水火,現在連需要冷靜理性的法官也七情上面,以求博大眾同情,這只反映美國僅餘的權威下滑,而美國的政治對話已走進死胡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