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危機已成全球重大挑戰,尤其在氣候變化影響下,乾旱等極端天氣漸變常態,如何維持食物產量是難題。有組織以既有科技及環境資源革新農業,在約旦酷熱的沙漠地帶試驗利用海水化淡技術種植蔬菜,盼研究可持續方式生產食物的可行性。明報記者 羅睿琪
位於約旦與以色列接壤處的阿拉伯谷(Wadi Araba)距紅海約15公里,放眼是綿延的荒漠與山巒,不過在一片沙海中卻有一座由數間溫室組成的實驗農場,內堨桮獢B西生菜、青瓜等蔬果作物欣欣向榮。這座農場由Sahara Forest Project(SFP)於去年9月建立,佔地約200公頃,致力以可持續方式令這片不毛之地成為盛產食物的沃土,研究應對食物危機之道。
3/4國境為沙漠 98%食物靠進口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估計,到2050年,全球食物產量需增加50%才足以應付人口增長。由於可耕地及水源有限,加上氣候變化加劇乾旱等極端天氣,現有食物生產方式難以應付需求。SFP主席海于格(Joakim Hauge)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說,食物生產及水資源問題與氣候變化密不可分,需要全盤考慮解決方案,而SFP的對策「就是以過多的資源換取需要的東西」。
約旦是全球水源最缺乏的國家之一,國境有四分之三為沙漠,每年每人可用水少於150立方米,其中農業耗水量便佔用了全國水資源的一半。
與此同時,約旦全年日照達330日,每小時每平方米土地足以產生5至7千瓦能源,足以點亮100個燈泡。SFP利用約旦充沛的太陽能推動海水化淡設施運作,以除去鹽分的紅海海水灌溉溫室中的農作物,而農作物生長時會消耗二氧化碳,從而形成可持續的資源應用循環。此外,溫室亦採用天然調溫系統,日間利用蒸騰作用及天然風力降溫,晚間則以日間被太陽曬熱的儲水為植物保暖。
盼2020年擴張 建水管輸海水
海于格稱,實驗農場採用的技術都是廣獲應用多時的環保技術,「這個計劃的嶄新之處,就是我們如何結合這些技術加以應用」。SFP期望,如計劃見成效,到2020年會將實驗農場佔地擴張10公頃,未來或有望改變約旦98%食物依賴進口的現G,甚至可能令農作物成為約旦的出口產品之一。
不過要實現此目標仍有困難。現時農場使用的紅海海水需由貨車每兩天運送到農場補給一次,如農場規模增大便可能增加碳排放。海于格說,長遠需要建立管道為農場輸送海水,目前正為計劃尋找金援,並研究管道對當地社區帶來的經濟效益,有信心爭取政府及民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