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今次出現7.5級地震的帕盧-科羅(Palu-Koro)斷層屬「轉形斷層」,一直被認為較少會引發海嘯,故今次發生海嘯令到科學界感震驚。 《國家地理雜誌》引述科學家指出,今次地震由「轉形斷層」(strike-slip fault)引發,這種斷層是兩塊地殼互相橫向摩擦,活動主要是水平方向,因此與其他板塊上下移動的斷層相比對海水水位影響較少,亦因而引發海嘯風險較低。英國牛津大學地質學家貢貝爾(Baptiste Gombert)形容,這次情G「絕對令人震驚」。他指出,印尼地質極為複雜,區內有不同斷層縱橫交錯,一時間難以斷定發生海嘯的原因。他說,事發斷層就算在地震時有些微垂直移動,也解釋不了為何導致如此嚴重海嘯,認為海嘯有可能由海底山崩導致。 專家:海底山崩導致 美國西弗吉尼亞州康科德大學(Concord University)的火山專家克里普納(Janine Krippner)則認為,事發地點的海灣形態將海水引入較小的區域,「那會放大海嘯規模」。 印尼位於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環太平洋地震帶分佈在太平洋周邊,是全球分佈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全球約九成的地震和八成最大的地震都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2016年一項研究顯示,帕盧-科羅斷層每100年就會發生一次7級地震。 海底地震是引發海嘯的主要成因。中國地震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在1.5萬次海底地震中只有約100次會引發海嘯。以往也曾有「轉形斷層」地震引發海嘯的紀錄,例如1906年美國三藩市大地震和1999年土耳其伊茲密特地震。(綜合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