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及時為心臟停頓的病人急救,可增加其存活率。有長跑愛好者今年參與長跑比賽時,心臟突然停頓暈倒,事發前並無病徵,幸得在場市民和聖約翰救傷隊施以心肺復蘇法(CPR)及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救回一命。有機構今年向中學生提供心肺復蘇訓練,藉此在港推廣CPR和AED,增加患者獲救機會。 恍如「斷片」 4天後方蘇醒 今年60歲的譚沾怡約有30年長跑經驗,過往參賽時身體都無大礙,詎料今年4月在科學園參加10公里賽事時,心臟突然停頓。他說,事發時記憶像「斷了片」,只從旁人口中得知自己當時「腳步浮浮」,不久後便暈倒。 當時有兩名跑手和途人上前為譚急救,在場當值的聖約翰救傷隊隊員陳海杰和陳偉傑亦趕至,陳偉傑說,譚當時面色變灰,二人隨即為他施行CPR和使用AED。聖約翰救傷隊沙田A支隊助理監督李文輝稱,「事後從報告可見,(譚當場經急救後)已有復蘇[象,但仍然不省人事」。 譚沾怡被送院搶救,4天後才蘇醒。醫生指出,譚是因心血管栓塞導致心臟停頓,惟譚自言「生活好檢點」,不知發病原因。劫後餘生,譚回顧經歷,仍感覺「好恐怖」,他表示待完全康復後會學急救,幫助他人。 醫生指救活率每分鐘跌一成 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理事會主席鍾展鴻醫生形容為心臟病發患者急救是「分秒必爭」,「每分鐘過去,救活率便下跌一成,所以10分鐘過去便無得救」,故在救護員趕到前,由在場市民急救是十分重要。 不過,本港曾有人因不懂用AED而拒施救。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認為,本地CPR和AED的應用情G仍待改善,及時給予心臟停頓者施行CPR和使用AED能「增加存活率,及減低中樞神經受損的風險」。 心臟復蘇教育首擴至中學 由國際扶輪3450地區及香港東北扶輪社主辦的心肺復蘇教育計劃於2015年開始,今年首次推廣至中學,盼今年內讓1000名中學生受訓。首間參與計劃的皇仁書院有240名中四及中五的學生,已於今年7月至9月完成訓練課程並取得證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