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從明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開始實施。有從事海外代購者擔心﹐新措施推行後﹐賣家可能要繳足稅,屆時貨品價格和國內專櫃的沒多大差別,利潤空間的收窄很可能導致一大批代購商離開。
一位在多倫多從事微商生意的女士認為,「個體戶」式的代購商不是打擊對象,只要稍為收縮一下業務範圍就可避過這個風頭。但另一位微商則認為,中國出手,必定有後荂A所以暫時今離場。
電商法所涉及的外國商品,是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所有沒有繳稅的海外產品﹐包括如今在大陸熱銷的韓國化妝品、日本藥妝、泰國乳膠墊、澳洲UGG鞋子、多國的奶粉、印度神藥等都受影響。
有代購商感慨稱︰「今後可能是次次被開箱,人人被查驗的時代。人肉代購可能從此絕跡。」
由於《電子商務法》還規定,賣家有責任和義務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備納稅信息,否則會被嚴懲。因此有業內人士推斷:社交媒體如微信﹐如不整頓用戶的商業買賣行為,有可能遭中國重罰。
而微信為轉嫁這種壓力,也可能採取「寧殺錯,沒放過」的態度,對從事微商行為的賬戶進行封號。受影響的賣家包括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和代購、直播平台的博主、淘寶微店等電商平保的代購以及所有電子商務經營者等。
對於這樣的預測,代購人士陳小姐認為,「淘寶賣家因在網上註冊,金額往來也有據可查,國家稅務局要抽稅也不是難事。但微信怎麼監管,畢竟錢款的支付與商品的出售沒有一一對應的關係,賣家可用很多方法來解釋或規避﹐而且要查也有調查成本的問題,我們頂多利潤少一些,但還是基本照舊。」
「我能看到的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婺T發商業廣告,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技術手段來監控?」
同樣從事代購的曾小姐則表示,她會乖乖的從海外代購行業中暫時離開,「因為國家肯定不是在開玩笑。」
曾小姐認為,從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政府下令要加強企業養老金的追繳,嚴厲打擊國內資金外流和洗黑錢的行動,再考慮到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政府對原本存在的漏洞是下決心要堵上。
「這種資金外流的情況,已經打了大的,小的也不會放過,因為小的數量多起來也是很可觀。在這樣大、小通殺的態度面前,我沒錢沒勢,決不想撞到槍口上,所以會暫緩觀望一下。」
繳足稅後,和國內專櫃的價格已經沒有多大差別,利潤空間的收窄很可能會導致一大批代購離開。
電商法對代購、電商來說是壞消息,但對消費者則是好消息,因他們的權益得到很大的保障。電商在工商局註冊後,那就是「冤有頭債有主」了,消費者買到有問題商品,也能追根溯源,向相關部門尋求幫助,這其實也是在幫助電商樹立品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