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肉類海產如含組胺或甲醛,大量進食可致食物中毒,但實驗室化驗需時最少一日且成本高。城市大學團隊研發一款新型傳感器,可測食物中化合物濃度,最快10分鐘有結果,準確度達九成五。檢測方法簡單,只需滴一滴食物汁液到芯片上便可化驗。團隊盼產品日後可擴至檢測重金屬,「驗鉛水在家居都可做到」。 居家亦可驗 手機看結果 有關研究入選廈門市「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廈門出入境檢測檢疫局、集美大學水產學院亦參與研究,並獲國家海洋局、財政部及內地科企合共資助2000萬人民幣(約2281萬港元)。領導團隊的城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副教授Roy Vellaisamy說,組胺及甲醛最常見於海鮮及肉類,前者因食物變壞受細菌污染時產生;後者則被不法商人用作添加劑,令貨品外貌保持新鮮。根據食安中心資料,人體攝入大量甲醛或組胺可致中毒,引發嘔吐等徵狀。 Roy說,食品化驗一般只在實驗室,除靠政府部門抽樣,公眾欲自行檢測,每次費用可上千元。他與團隊10年來一直研究在實驗室外可用的檢測儀器,讓食物供應商、餐廳甚至普羅大眾,隨時化驗食品「多一重篩查」,若見數字異常可上報當局,並送實驗室進一步化驗。 團隊成員之一、化學系教授林漢華解釋,「傳感器」運作關鍵全憑一塊細小的「電極芯片」。林說,組胺及甲醛均能溶於水,用家只需將1克食物樣本與水攪拌,將汁液滴到傳感器的電極芯片,芯片便能偵測物質的分子結構,「非專業人員都做到」,過程最快10分鐘,可經藍牙在手機接收結果。林說,傳感器連同芯片成本只約百元,但產品定價仍需由市場決定。 團隊年內將與當地8至10間食品供應商合作,試行將產品「落地」讓業界應用,而產品可配合物聯網技術,食物貨品貼上無線射頻辨識(RFID)標籤後,可載有食物化驗結果等數據,方便供應商上傳雲端追蹤管理。 中央政府為每個參與上述「十三五」項目的城市(包括廈門),提供3億人民幣(約3.4億港元)資助。廈門的「十三五」項目下共18個項目,城大研發的傳感器是其中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