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鯨魚研究組織周一表示,一條年輕的南方定居型殺人鯨(Southern Resident Killer Whale)J50,於離開其族群後數小時,終在溫哥華維多利亞(Victoria)與美國西雅圖之間的海域出現,但體弱有病,有關人員擬在周五晚進行第二輪飛鏢注射療程,並研究方案令牠回復一定體重。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專家米爾斯坦(Michael Millstein)周一清晨時分發聲明指,研究人員首次發現J殺人鯨群體的一條3歲半、雌性殺人鯨J50失去蹤影,擔心其狀況,遂即時聯絡觀察鯨魚組織及聯邦漁業及海洋部(Fisheries and Oceans Canada),展開聯合搜救行動。
直至當天早上,華盛頓州星期五港(Friday Harbour)的鯨魚研究中心(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及米爾斯坦證實,包括Soundwatch等多個觀察鯨魚組織和中心的研究人員在聖胡安島(San Juan Islands)以南的地區Hein Bank發現其芳蹤,並有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水中陪伴茼o。
米爾斯坦指,由於J50非常瘦弱,包括溫哥華水族館(Vancouver Aquarium)首席獸醫高倫拿(Martin Haulena)等人的團隊正跟隨牠,並計劃於周五晚,趁J50游出溫哥華島西面公海水域時,透過飛鏢展開第二輪抗生素治療,及盡可能注射杜蟲藥。他說,現在大家仍在討論應如何治療這條體弱的殺人鯨,方案包括讓牠由人類照顧,直到牠體重回升至一定程度。雖然現時仍有多種選擇方案,但首要的是讓牠保持健康,以及與其他殺人鯨重建聯繫,他們將根據對J50的分析及評估結果而決定照顧方式。
米爾斯坦解釋J50情況時指,早前在J群體的糞便樣本中曾驗出有寄生線蟲蠕蟲,而這種蠕蟲也是海洋野生生物常見的情況,在正常情況下都沒多大問題,但當這種蠕蟲與細菌感染同時出現時,其影響力將倍增,影響身體健康。他舉例說,在2002年一條北方定居型殺人鯨Springer,也因蠕蟲及其他醫學問題而患病,當時進行杜蟲治療後,體重回升,故他期望今次J50能跟Springer一樣能夠康復。
不過,米爾斯坦說,在數周前曾對J50進行首次抗生素注射療程,但無效,故生物學家期望第二次注射時,使用適合殺人鯨體型的飛鏢針,特別是其鏢針有鑲邊固定,可順利注射全劑藥物。
數周前,一條「痴情」殺人鯨J35伴隨自己鯨魚BB屍體達數周,事件引起廣泛關注,而今次J50則是一次關心及熱愛殺人鯨跨組織界別的合作典範,米爾斯坦指,今次集結許多不同組織的合作,包括聯邦漁業及海洋部及溫哥華水族館等,大家以不同的技術為事件出一分力。
J50是75條南方定居型殺人鯨群體J的成員之一,牠們正在卑詩省與加州之間太平洋海域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