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加拿大人類學家施賴爾(Christine Schreyer)為電影創立語言方面可謂富有經驗,每當她為一部電影創作出新的語言時,這種語言最終成為外星生物的語言,傳達希望、和平,偶爾還有毀滅和厄運的信息。但她最新創作的概念語言,與她在《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和《戰龍覺醒》(Power Rangers)等電影中所做的工作相反,旨在探索獨特的人類歷史。
在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奧肯那根學院任教的施賴爾,她最新的語言名為Beama,是為最近發行的電影《馴狼紀》(Alpha)而創作。該電影講述2萬年前,一名與部旅分開的年輕人與一隻孤獨的狼成為朋友的故事。
施賴爾表示,電影製作人講述真實性,務求在工具技術、住所、動物以及語言方面都能準確貼近真實,這迫使她追索古老的口述傳統,為演員創造一些切合真實但又易於掌握的語言。
她首先研究多種原始母語的發音,再決定新的語言該如何發音。她說︰「我為英語人士抽出了一些複雜的發音,因為得讓演員說一點東西」,但她補充說,有些聲音與Beama當中保留的英語不同。
古代人類和動物可從化石探知一二,但語言並無類似的化石紀錄,只能借助歷史語言學探究的詩歌和研究引導施萊爾研究Beama如何聲音。她表示,導演Albert Hughes希望使用旋律優美的語言,她遂加入更多的元音,並刪除Beama中一些更為繁複的輔音。
自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來,各種電影和電視劇都用上概念語言,例如《星空奇遇記》(Star Trek)的克林貢語(Klingon)或《魔戒》(Lord of the Rings)中的精靈語,又或《阿凡達》(Avatar)的納美語(Na'vi)。
施賴爾說,《超人:鋼鐵英雄》的美術總監看過她的研究後,聘請她創作了氪星語(Kryptonian),認為超人的忠實影迷要求細緻及真實感,對故湊亂編的語言不會收貨。
她表示,許多人要求她為電影中出現的紋身圖案提供氪星語翻譯,一些人更因為熱愛這些概念語言而修讀她的課程,因為愛好納美語及克林貢語,繼而成為保存及維繫語音傳統的專業語言學家,在加拿大以至全球,與原住民合力激活他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