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量級參議員麥凱恩舉殯前夕,傳出其家人婉拒他的2008年大選競選拍檔佩林(圖左)出席喪禮,不禁令人想到,麥凱恩臨終時最大的遺憾,會否正是當年大選一役打開了美國民粹主義的潘朵拉盒子,觸發的連鎖反應最後導致特朗普上台? 2008年美國大選,陷於劣勢的麥凱恩找來名不經傳的阿拉斯加州女州長佩林擔任副手,佩林以「冰球媽媽」自居,揚言要打破華府建制,共和黨保守派選民大為興奮,麥凱恩陣營籌款額大增,但她不但缺乏政策知識,連一般言行也頻鬧笑話。她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名主播庫瑞克(Katie Couric)訪問期間,結巴巴地解釋為何阿拉斯加接近俄羅斯會成為她有「外交經驗」的理由;被問到看什麼報刊時,她答不出來。「我在家中能看到俄羅斯﹗」一句更旋即成為自由派傳媒嘲諷佩林的把柄。 麥凱恩最終豪賭失敗,但他一直對佩林留手,從未公開批評,直到今年5月出版的回憶錄Restless Wave一書中,才流露懊悔之情。他坦言本來希望志同道合的好友利伯曼任副手,但被其顧問力阻,擔心會進一步削弱保守派選民對麥凱恩的支持。麥凱恩坦言:「直覺告訴我不應理會,我也希望當時這樣做。」惟他最終屈服,選擇了佩林。麥凱恩在書中為後者辯護,稱自己這樣的資深政客也會失言,但在傳媒緊盯下,佩林的錯失都會被無限放大。 當年佩林被自由派傳媒冷嘲熱諷,但其反建制風格卻深受保守派選民歡迎,自由派跟保守派的兩極反應,跟今天對特朗普的反應如出一轍。自由派輿論在麥凱恩死後便批評他促成民粹主義,甚至連特朗普上台也算到他頭上。不過,這恐怕是過度簡化。 2008年的確是美國的轉捩點,但這不是單因麥凱恩一己之力所能造成,佩林大受歡迎只是反映共和黨的內部變化——一如奧巴馬擊敗擁有龐大競選機器的希拉里,同樣預視了民主黨內部對建制的不滿。奧巴馬當年的「Change」口號,最能捕捉了美國社會對轉變的渴求,而當年一場金融海嘯亦加速了這種反建制洪流,最終造就特朗普上台。問題是,美國要往哪兒去?這問題10年後仍沒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