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高鐵香港段營運細節,經營權年期、風險攤分機制成為記者會焦點。政府認為觸踫營運安排上的風險機制機率甚微,有議員認為在港鐵近期負面消息接踵而來之際,高鐵營運的談判結果反映政府佔上風,但亦有議員憂慮營運安排是為港鐵封「蝕本門」。 運房局:以更低客量估算定風險機制 政府最新的客量評估,調低了高鐵乘客量估算,估算2018年的乘客量每日約近11萬人次乘坐高鐵往返香港與內地,降至僅約8萬人次,加上其中一項風險機制是以高鐵乘客量作計算基礎,令人質疑營運安排會否變相令港鐵「?數」。運房局發言人昨解釋,是因應最新高鐵班次而更新乘客量預測,計算該風險機制時,以2018年為例,亦非以8萬人次的數字計算,「而是以更低的數字考慮」,至於該數字是多少,局方則以商業原因,未有披露,只稱觸踫到機制的機率很低,只是九鐵與港鐵是商業機構而須設有保障機制。 指搶九鐵客機率不大 強調「做大個餅」 另一機制是視乎高鐵會否搶去使用現有鐵路網絡的客量作計算,運房局發言人解釋,假設高鐵的客源全是「新客」,九鐵對港鐵「1元都不用賠」,由於內部較保守估算高鐵乘客量,相信「搶客」機會不大,強調高鐵是「做大個餅」,令客源上升。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主席田北辰同意營運安排對政府「划算」,降低客量估算令政府減少風險補貼高鐵營運,經營年期短亦令政府更有彈性商討下一份經營權協議的細節。被問及若條件如此辣,為何港鐵仍接受,田北辰估計近期港鐵負面消息多,談判牙力相對小,「若外傳港鐵不願妥協,(距離通車)時間愈來愈少,你估社會的同情分給予哪方?」 然而,一地兩檢關注組召集人、公民黨議員陳淑莊認為,調低客量估算反映政府預計港鐵營運高鐵會「大蝕錢」,她質疑營運安排是為港鐵度身訂做,封上「蝕本門」。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