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病初癒或久病未癒,有不少人都會去看中醫,前者為調理身體,固本培元;後者則視中醫為另一種療法。香港中文大學「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下稱實驗室)以科學方法研究中藥古方,發展常規治療以外的藥性補充品,輔助西醫,目前已完成32項創新藥方,橫跨內外婦兒、心臟、老人科等,以做到真正中西合璧。
【系列之三】
明報記者 林穎茵
西藥有盲點 臨H科研助中西合璧
「有些病症病理好闊,不止單方面影響身體,西醫可成功治療主要症狀,但可能有三成忽略了。」實驗室主任、中醫中藥研究所臨H研究中心總監梁秉中說,西醫在一般的治療方面發展得十分發達,但有一定限制,敏感病症、癌症、老年退化等,不但阻止不到,亦沒有簡單的西藥能發揮絕對效用。
雖然傳統中醫藥可做到調理功效,但傳統中醫少做臨H研究,靠經驗及個案,難進入西方醫療體制。團隊因此從中西醫兩方面取長補短:以科學方法找出傳統中藥古方中藥成分,並簡化做「一般性的治療藥性補充品」,以輔助西醫治療。目前,其團隊已完成32項創新藥方,包括可保骨質的奶粉、紓緩女士更年期體虛的}劑、紓緩兒童濕疹的膠囊等,橫跨多個專科。
與其他地區合作 團隊專注臨H研究
實驗室設化學、生理及臨H研究3部分,研究中藥成分。團隊亦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昆明的研究所主要從植物提煉出化學物質,發掘出來的化學物質會放在實驗室研究平台,找出並證實藥物作用,「例如昆明當地適合栽種蘭科植物,如中藥的天麻、石斛,他們可供應這方面的材料及知識,我們做臨H研究,分工清楚,互相促進。」
梁秉中說,已發現天麻對於智力及認知方面有功效,可應用於老人科,石斛則有助治療乾眼症,與他們合作,有助加快研究項目發展。除了與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梁秉中透露,他們亦與南非和以色列等地合作,目前正與伊朗醫科大學傳統醫學院申請聯合項目,發展中東及中國傳統醫學。
中藥研究不受重視 傳統中醫不接受新方
雖然實驗室的研究獲得國際的認可,梁秉中認為,他們的中藥研究在港始終不受重視,「我們的創新藥方在傳統中醫眼中不受歡迎,被認為是『離經叛道』;而現行體制下,中醫不可能用西醫的診治方法,轉介照X光也不行,反而醫院內有不少部門有跟我們合作做臨H研究」。
他期望,隨茼b內地中醫藥發展,最終可影響香港,提升中醫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