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農曆新年假期鼓勵學校給少些家課,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昨日再撰文,指「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提醒學校在暑假「讓孩子歇一歇」。她呼籲學校再思考功課的意義和設計,建議可給富趣味的暑期功課。有小學校長說,會讓學生記錄暑假生活點滴,並以影片形式提交課業,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
蔡撰文:讓孩子歇一歇
蔡若蓮的文章題為〈假期功課的再思〉,提到「家課是學習的一部分,練習是知識內化與能力掌握的必經過程」,但對於一些沒有質素的作業、機械式的抄寫功課,會令同學和家長對「做功課」產生負面看法和厭煩情緒。蔡指出,要讓功課發揮作用,便需花心思佈置「有意義家課」。
蔡若蓮認為開放探究式的功課,是同學最愛,舉例有學校以「只要有興趣,什麼都可以研究」為題,讓全校同學利用暑期研習,研究題材包括「巴士司機愛好的行車路線」、「如何複製火山爆發的實驗」等,蔡指這樣的功課能讓同學長知識,又可滿足好奇心。
籲發展嗜好 舉例學百句韓文
學生上課日子較忙碌,蔡認為學生可趁暑假發展嗜好,舉例可學100句韓文、學烹飪、與爸爸說50句話,並在文末形容「暑假就如長路上的驛站」,指學習是終身的事,籲假期讓孩子歇一歇,過一個愉快充實的暑假。
佛教慈敬學校校長莊聖謙說,計劃讓初小學生自選數首唐詩,攝錄朗讀影片,上載至學校電子平台,再讓教師給評語;亦會讓學生按不同部首,在報章尋找相應字詞,刺激學習興趣。
莊期望學生可在暑期多做運動,故計劃讓學生記錄每日的運動量,再在假期後按紀錄頒金銀銅獎,以示鼓勵,笑言多運動「成績可能還好些」;學校同時會通過手機程式,向學生推薦好書。
不過,莊說高小學生因要準備升中呈分試,部分家長覺得「不做(暑期作業)會吃虧」,故學校仍會建議一些作業,讓家長自行決定是否購買。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校長陳頌康說,該校一直使用校本設計的暑期作業,當中包括簡單數學練習和閱讀報告,同時亦設趣味功課,讓學生提交假期內旅行或遠足等生活圖片,再寫上數行文字,讓學生善用暑假,記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