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受篇幅所限,撰寫報道時不可能把受訪者的話全部收錄,因此適當取材十分重要。6月寫作獎得主皇仁書院校記劉晞朗(圖)認為,校記採訪時可多思考「讀者希望知道什麼」,並細心觀察相關事物,便可使報道更吸引。
■得獎感受:多思考 細心觀察
劉晞朗透露,選取「棚仔」(深水黥雃{街臨時小販市場)作為報道題材,源於在今年1月留意到不少主流傳媒的相關報道,但大多集中關注其重置及清拆的政策安排,較少提及檔主的感受及故事,「『棚仔』已有40多年歷史,希望透過採訪留住這地方的回憶」。
他表示,報道的困難在於難與採訪目標接觸,當他以校記身分邀請檔主受訪時,遭部分檔主拒絕,「也許他們不太想公開表達意見」,於是他要更努力物色受訪者。另外,因稿件有字數上限,他要學習取捨內容,「學習到報道盡可能寫fact(事實),避免寫感情色彩較濃厚的內容」。
對於報道寫作,劉晞朗的心得是「具觀察力」,「(採訪時)留意到平時人們未注意到的事」。他舉例稱,在報道中他特意寫下20多年前榕樹塌下、檔主合力「救樹」一事,「這件事反映了檔主們『一條心』的情感,也反映棚仔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編輯部評語:蒐集資料充足
校記整理「棚仔」歷史及重置爭議,展現事件始末。報道有深思取捨內容,能藉受訪者分享的故事,帶出「棚仔」內的人情味。另外,校記事前有蒐集足夠資料,如文中提及「棚仔」面臨的困難,並能透過受訪者的話,帶出他們面對重置時的憂慮。
■得獎作品
深水黥雃{街臨時小販市場,俗稱「棚仔」,是香港大部分布販的集中地。政府近年多次提出收回棚仔建屋,引起不少布販、學生和設計師反對,經過長時間拉鋸,至今布販仍未與政府就安置和賠償問題「傾掂數」。依然留守在棚仔的數十名布販有何想法?
檔主合力救老榕樹
「『棚仔』的出現源於約40年前,深水黤o展鐵路系統,原本在路邊擺檔的布販們,被政府安置到欽州街的臨時小販市場。結果一擺,(我)便在棚仔擺檔40年。」其中一名棚仔檔檔主李婆婆自豪地說。她憶述,逾20年前的某個7月,9號風球下,棚仔外的大榕樹被吹至幾乎連根拔起,男士們合力將樹幹拉回原位,這棵老榕樹得以存活。
2005年,政府希望收回棚仔,但因當時社會反對聲音而收回計劃。2015年政府再向布販發信,表明要永久關閉棚仔。經過數年拉鋸,布販們由最初要求原地安置,變成願意搬到通州街街市繼續經營,但期待政府做好配套措施。
欽州街布販市場商販關注組主席何應開明言:「我們要求政府處理好街市附近的露宿者問題,令我們有合適的環境擺檔。另外,即使政府開出八折市值租金,我們也實在無法經營。」八折市值租金相等於現時棚仔租金的10多倍。另一名布販梁伯稱:「現時棚仔布販可以提供一些較為冷門、利潤少的布料,正因為租金便宜,可以提供更多布料讓客戶選擇。」
棚仔租金便宜 可供冷門布料
除了將布販安置到附近街市,政府2018年初提出在深水龑釩堻]計及時裝基地的方案,被指抄襲欽州街布販市場商販關注組2016年提出的方案,並使布業過分商業化。何應開對此顯得有點「激氣」,「我們提出的方案是希望將布業融入社區,但政府的方案好像把市民對布的需求置之不理,眼中只有錢,商販只能賣貴價布,同時令客戶的選擇大減,變相令香港布業失去原本特色」。
文字整理:鄭律銘
【文章經編輯刪節】
編按:6月攝影大獎從缺
文、圖:校記 劉晞朗(皇仁書院,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