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籲防全球饑荒惡性循環
氣候變化導致漁農產品失收已漸成全球常見現象,饑荒恐成為人類未來危機。專家警告,氣候變化將與戰亂成為未來人類捱餓的主因,並形成饑荒的惡性循環,應及時施援制止情況惡化。
戰亂極端天氣影響巨大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關注氣候變化與核擴散問題的美國醫生組織「社會責任醫生組織」(Physician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指出,氣候變化危及地球生產食物的能力,全球平均氣溫每上升1℃,粟米、大豆、稻米及小麥等主要穀物的產量便會減少近一成,害蟲與病毒亦更容易在溫暖氣候中肆虐,暴雨、嚴寒等極端天氣會損壞耕地與農作物、海平面上升令耕地面積減少等。組織警告,氣候變化會帶來農民難以應付的情況,特別是較貧窮地區者尤易受害。氣候變化亦可能令運輸等配套出問題,影響全球整體食物供應,恐造成社會不穩。
單靠農作物增產難解決饑荒
聯合國本月公布,去年全球有8.15億人長期面對飢餓與營養不良狀況,佔全球人口11%,為15年來首次上升。除了戰亂地區民眾難以取得食物,各地極端天氣亦成威脅。明尼蘇達大學環境學家桑貝里(Leah Samberg)指出,戰亂地區特別容易受極端天氣衝擊,而受壓者亦會反過來加劇戰亂與衝突,例如肆虐尼日利亞的武裝組織「博科聖地」不少成員原為窮困農民。她認為單靠提升農作物產量已不足以解決全球饑荒問題,長遠需要多策略支援,例如重建因戰亂而破壞的資訊網絡、提供保護網助應付極端天氣,保障食物供應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