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淡 經紀返鄉下
習重申「房子用來住」 共享房屋2019年交樓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北京推出的共有產權住房(俗稱「共享房屋」)政策更被視為調控樓市的「殺手鐧」。曾經異常火紅的地產經紀門市冷清,有業主空等半日終被看樓客「放飛機」,更有大量經紀離職回鄉發展。最早開工的一批共有產權住房有427個單位,卻有12萬人申請,將於2019年交樓。
明報十九大採訪組 鄭海龍 劉利 李泉 陳奕勤 陳子凌 北京直擊
位於北京東五環外的「錦都家園」是首個開工建設的共有產權住房地盤,時值十九大期間,該處也和全北京地盤一樣暫時停工。整個工地都被至少兩米高的圍板遮擋,但不時有民眾在門外張望。一名姓李老伯稱,自己一家並無中籤,但仍想看看房子究竟是怎樣的。據北京朝陽區房管局的公告,錦都家園共427個單位於9月30日完成攪珠,參加攪珠的人數達12萬,上述單位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2.2萬元(人民幣,下同),而周邊樓價約為每平方米5萬至6萬元。
首批攪珠 12萬人爭427單位
樓盤項目部黨委書記何立杰對本報稱,地盤包括私人住宅和3幢約20層高的共有產權住房,其中一幢共有產權房正進行地基建設,單位面積約70至90平方米,另兩幢仍未開工。何立杰稱,共有產權住房頗受關注,攪珠後便有中籤者前往地盤探看,「有一個老太太,兒子40多歲了,一家人都沒房子,中籤後打不通住建局電話,便自己趕了過來,想看看未來的房子什麼樣」。何稱,雖然老人頗為興奮,「但是我們有規定,無關的人不得進入工地,也只能告訴他相信我們的建築質量」。
「私樓什麼料 共享屋用什麼料」
何立杰解釋,共有產權住房將按照建築設計規劃及合同嚴格使用材料,「我可以保證,旁邊的商品房(私人樓)用什麼材料,我們的共有產權房就用什麼材料」。項目部負責人王建超則對本報表示,共有產權單位預計於2019年交樓。
家住大興的北京本地人郭師傅稱,因樓價失控,很多本本分分工作的本地人不可能買得起樓。「十幾二十年前,我們家那邊每平米才2900,當時首付就要8萬,但是沒轍啊,我們沒有那麼多存款,最後你猜怎麼着?愈來愈買不起了,恨不得每平米漲到8萬了。」郭師傅認為樓價的漲幅應該與居民收入和物價升跌成正比,否則老百姓永遠有不安全感。
本地人嘆樓價失控:有不安全感
和共有產權住房受熱捧不同的是,曾經生意火紅的地產經紀顯得異常冷清。記者走訪朝陽、東城、通州3區多名地產經紀,發現少有顧客上門,記者一走近,裏面最多同時有3名經紀出迎,殷切詢問是租樓還是買樓,次日還不斷打電話來推銷。
在通州一間地產經紀門外,一名約了買家看樓的業主,坐在旁邊休息區空等半日,也未見買家到場。麥田房產一名陳姓工作人員稱,今年3月份北京市出台「認房認貸」調控政策以來,成交量直線下降,只及去年同期的三成不到,地產經紀也紛紛離職或轉部門。
趙先生曾在河北燕郊和北京兩地從事地產工作多年,今年6月起離職後一直賦閒在家,多次求職不果,9月初選擇回到黑龍江老家繼續做地產經紀工作。
他說認識的地產經紀朋友,十有八九都已離職或轉部門,「以往中介(經紀)公司靠賣房賺錢,所以銷售部的員工總會感覺高人一等。但現在政策變了,房子賣不動了,銷售部的人要麼去租賃部,要麼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