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長楊潤雄明言「國民教育一定要推」,但教育界就如何推仍未有一致看法,教協會長馮偉華、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委員梁元生和鄧飛各有不同意見,馮偉華認為「不需再加強」,認為要先解決中港矛盾才讓學生談「愛國」;梁元生指社會聽到「國教」即反應甚大,「要推也不知怎推」;鄧飛則呼籲教師要多蒐集有關中國的正面新聞給學生參考。 鄧飛籲教師多講正面國情 政府雖然於2012年擱置設國民教育科,但至於今日,國教一直在學校進行,只是沒有獨立成科,如初中的「生活與社會」科目中,也涉及中國政制等國教內容;教育局今年6月更新《中學教育課程指引》,要求學校初中3年內各科共提供共51小時課時教授《基本法》有關的內容。 曾在反國教科運動中提出罷課的教協,其會長馮偉華認為,政府一直有推行國教,但都是較軟性,滲透在日常課程中,故2012年推「國教科」這類硬性操作才會令人反感,政府未來不應朝這方向走,更不應帶有「洗腦」目的。他又指出,學生容易接觸中國新聞,應從源頭解決怨氣才能令學生愛國,但新聞都是關於內地對香港的干預、沒有普選、一國兩制走樣等,「學生都看在眼內,不解決這些矛盾,幾多交流都效用不大」。 梁元生亦認為,國教在香港「沒得教」,也不知可如何教導,因為年前的反國教科風波已令家長和學生「聞國教色變」,相信政府將來很難推行。 教聯會鄧飛認為社會人士「想多了」,把國教妖魔化。他建議教師在教授國民教育時,可多與學生分享中國近期的發展,如高鐵、微信支付寶等對內地人生活起重大變化的新聞,「對中國負面新聞好多,正面則較難找,希望老師可平衡教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