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設「反詐騙中心」 研24小時凍結可疑戶口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各類詐騙案愈趨複雜,且時有「死灰復燃」[象。據了解,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早前成立「反詐騙協調中心」,負責統籌及協調各警區及相關組別,應對各類詐騙手法。消息稱協調中心尚在作前期準備,最快今年下半年開始運作。
最快下半年運作 設24小時熱線
據知,協調中心最快今年下半年成立24小時熱線,供公眾直接致電舉報各類型騙案,中心會向受害人提供初步應對資訊,再將案件轉交負責單位跟進調查。
據悉協調中心的角色將主力與外界持份者,如國際刑警、海外合作機構及本地相關機構等建立即時溝通合作機制,應對各類詐騙案。
警方正與各間銀行洽商,改善現行凍結銀行戶口的行政機制,冀可由現時的「朝九晚五」擴至包括非辦公時間,即24小時合作,讓警方可隨時通知銀行,盡快凍結涉詐騙案的戶口,以減少受害人損失,但有關做法尚在討論階段。
「假冒官員」首4月騙8000萬
另外,警方公布最新電話騙案數字,今年首4個月整體電騙案雖有下跌,但當中的「假冒官員」類卻上升。根據警方數字,今年首4個月整體共有279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少2宗,當中217宗招致損失,涉及金額為849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174萬港元。電騙案中有182宗為「假冒官員」類,佔整體的65%,亦較去年同期上升28宗;當中有156宗最終招致損失,共8053萬元。
東九龍刑事總區刑事總部偵緝總督察譚威信表示,以上156宗「假冒官員」類騙案中,有79宗以不同手法誘騙受害人泄露銀行帳戶密碼,以取騙款,如有騙徒假扮官員或速遞公司,要求受害人瀏覽「加密網頁」,甚至下載應用程式,其間網頁或程式要求輸入受害人銀行帳戶及密碼,騙徒從而索得受害人銀行存款等。譚指出,「假冒官員」類騙案的受害人有年輕化趨勢,達56%為30歲以下,估計與受害人忙於工作及學業,「較少看新聞」,對電騙案乏認知有關;譚又指出,雖然受害人中有10%為內地新移民,以及31%的暫居香港內地人,但亦有人沒有任何內地聯繫、沒有網上購物卻也「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