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鵝」摑了傳聞一巴掌 海關打假不會針對個人用品
【明報專訊】「加拿大鵝」與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方面都表示,他們打擊的是進出口假貨的不法商人,並不針對持有假貨的普通旅客。邊境服務局稱,如果被法庭判決非法進口或出口假冒商品罪成的話,不法商人面臨的處罰最高可達1百萬元的罰款或5年的監禁。
之前有坊間傳聞,加拿大本土著名品牌商「加拿大鵝」(Canada Goose)與加拿大海關聯手出「狠招」,不但扣押旅行者的假冒品,還要檢查微信、短信和聊天記錄,關小黑屋甚至遣返,還會向法庭起訴消費者買假貨。
「加拿大鵝」的總品牌官(Chief Brand Officer)斯普里克米斯特(Kevin Spreekmeester)表示,公司的確與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合作,來阻止假冒產品流入加拿大市場。
「與我們合作的服務局官員,他們主要負責追蹤、監督和阻止在國外生產的假冒產品批量進入加拿大並銷售。而對於通過加拿大海關的單個旅客,即便他們身上穿著假冒的產品,服務局的執法官也不會採取行動。」
「對於傳聞所說,我們公司要控告購買了假冒「加拿大鵝」的旅客,在此我們嚴正聲明,不會,絕對不會。」
打假不針對旅客個人
「我們與邊境服務局以及政府的合作,是為了防止假冒產品進入加拿大市場並銷售給不明真相的加拿大人,是為了保護加拿大消費者,防止他們誤購假貨。我們還要阻止不法分子生產和銷售假冒產品,但不會去打擊購買假冒品的人。」
斯普里克米斯特表示,公司的打假措施主要是教育消費者認識假冒產品的危險性。
這主要與健康有關,因為真貨和假貨內填充的鴨絨質量不同,對人體的健康的影響也大不一樣。
「假貨裡面填充的鴨絨,往往會帶有傳染病菌、真菌和霉菌,而且保暖性能與真貨相比差很遠,容易讓穿著假貨的人受寒。而且出售假貨的網站都不會有退貨服務,付款過程也不安全,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和信用卡信息極易被盜。」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方面也表示,目前服務局打擊假冒商品所遵循的法律,是在2015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的《打擊假冒產品法》(Combating Counterfeit Products Act)(簡稱《打假法》)。
但這一法律對於旅行者個人所持有,或行李中將作為個人用途的假冒產品,以及目的地並非加拿大的過境假冒品,都不適用。因此,即使某個旅行者全身上下都是假冒名牌,邊境服務局的執法官也不會對他/她拘留、盤問或搜查,也不會去查看什麼微信或短信記錄。
服務局新聞發言人貝利(Esme Bailey)表示,所有進入加拿大的商品,無論是什麼類型,都必須向服務局申報,有時還要接受深度檢驗。服務局在處理商品物流時的優先工作目標,是找出會造成健康、安全及保安風險的商品。
服務局的執法官採用的是一整套風險管理系統,來確認哪些商品有上述問題。對於問題商品,服務局有權檢查、扣留和沒收。
《打假法》專對付商品
一旦發現要運來加拿大的假冒商品可能存在有上述問題,邊境服務局就會向皇家騎警,或者是加拿大衛生部通報相關情況。
如果騎警或衛生部決定採取執法行動,處置權就轉交給了這兩個部門;如果騎警或衛生部決定不採取行動,則服務局就根據《打假法》扣押這些假冒商品,同時還去通知真正的品牌商,讓他們到法庭上為自己討回公道,共同打擊製假的不法商人。
對於與品牌商的合作,貝利表示,他們與正品廠家保持聯繫,了解正品商品的特徵,便於服務局官員鑒別真假商品。
自2015年1月1日《打假法》正式實施以來,邊境服務局已經執行過149次打擊假貨行動。服務局方面強調,正品商家與服務局的合作不會被收取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