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閱讀文章時,我們的腦袋會組合故事的畫面,文學和視覺藝術作品可以獨立而生,也可互相交疊成新的詮釋角度。4名藝術家應香港藝術發展局邀請,在一眾香港文本中,各自選了一個本地作家的文學作品為藝術創作的藍本,重新演繹文本中存在或不存在的香港記憶。 ◆黃志輝 往返今昔西灣河 ˙《西灣河生活圈》 × 葉輝《煙迷你的眼》 文章喚起兒時點滴 黃志輝成長於1960年代的西灣河,兒時在該區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不少腳印。他以兩幅畫比對同一地景在1960和2010年代的變化,左邊的畫作代表1960年代的西灣河,下方標示了自己的「疑似出生地」、長樂戲院和成安村;右邊的則代表2010年代同一地點的景致,大石街仍然存在,但長樂戲院和成安村已變成長興大廈和興東苑。 黃志輝偶然下讀到本地作家葉輝的文章,「即時想起了兒時的生活點滴」,如〈長樂戲院和為食街〉一篇中,葉輝寫到現已拆卸的長樂戲院(於西灣河聖十字徑附近,圖4),「長樂是我童年看電影看得最多的地方——開場大約十來分鐘,守門人就『蛇王』去了,山村孩童都懂得閃身穿過兩重布幔,躲在椅背,待電筒光線暗下來,便急忙找個座位」。黃志輝也說:「那時會跟茪j人偷偷走進去看戲。」而文中提到的「為食街」實為西灣河街,作者著書時收到不少西灣河老街坊的電郵,驚覺原來有很多人懷念舊時的生活風景。 文:郭沛U 圖:郭沛U、網上圖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