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驃:父母捱催淚彈 更感不能退縮
【明報專訊】港大社會科學學會前時事秘書楊嘉驃(Gabriel,圓圖)亦是罷委會成員之一,他成長於「泛民家庭」,父母自六四後不滿中共,哥哥亦是昔日學聯成員,每逢六四晚會、七一及元旦遊行,家人都會上街;佔領運動期間,父母吃了催淚彈,教他愕然,卻更感不能退縮。
楊嘉驃說,小一起便與家人參與六四晚會,每年也會喊「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直至有一年,哥哥再也喊不出「建設民主中國」。Gabriel說,現在只會認為自己是香港人,應先為香港爭取民主,才替其他國家爭取,故他提倡「民族自決」,強調市民有很多選擇。
自稱香港人 倡民族自決
楊大學一年級便擔任社會科學學會幹事,會內有不少學運分子,如學聯前常委梁麗幗。雨傘運動大概是他最投入參與的社運,其父母也經常參與佔領,雙方在佔領區偶遇。最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父母也捱過催淚彈,「過了很久,說起佔領,他們突然很淡然的說『我們都中過催淚彈』」,他聽了很愕然,但父母都願意承受爭取民主的後果,他沒有退縮的理由。
佔領期間常出現警民相抗,楊曾築成人牆抵擋警方盾牌,不夠警方「大力」,惟學生沒退讓,不斷叫喊「香港要頂住!」此情此景,令他更以身為香港人為傲,誓要共同守護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