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教育學院調查顯示受訪的1038個新移民中,超過一半感到被歧視。圖為社區祖織協會及新移民婦女與平機會主席周一嶽會面,討論歧視問題。
放大
 
2015年3月,多名戴口罩的反水客示威者在屯門指罵內地客。有拖篋母女被罵,母親說「我們是香港人」,年幼女兒受驚大哭。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思辯能力﹕邁向市場化的中國企業改革
實戰錦囊﹕善用例子答題
IES教室˙星級生:IES宜以實例出發
試題拆解﹕民間力量衛集體回憶 效果較佳
時事議題 答題指引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概念解碼﹕文化衝擊(cultural shock)

【明報專訊】文化衝擊又稱文化震盪,由人類學家Kalervo Oberg提出,指一個人對身處陌生國家的文化、不一樣的環境而出現困惑、焦慮、無助等感受。因語言、行為方式、生活習慣、觀念/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差異,一般人可能在生活和心理調適上經歷「文化衝擊」。外來文化進入一地,也會對當地人民或文化造成衝擊。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全球化

遊學團×文化衝擊

到異域接觸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接受文化衝擊,可豐富我們的視野。

香港遊學風氣盛,除中小學外,近年幼稚園也參與其中。但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學者侯傑泰說,若遊學只是參觀遊樂場、博物館或工作坊,對幼園生而言跟在港學習分別不大,除非可提供宗教、種族或貧富等文化衝擊,才可加深孩童印象。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新移民×身分認同

移民進入新居地時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文化衝擊,產生困惑或負面情緒,為生活帶來挑戰,會呈現出對本身文化的強烈認同感。成人或兒童均需時適應,才能融入主流社會,改變生活方式以適應新環境。

其中,語言和文字是一大障礙,妨礙建立人際關係和社會支援網絡。社會的包容程度會影響移民能否盡快融入社會,歧視問題是常見阻礙。新移民使社會組成更多元,但其身分認同(sense of identity)問題值得關注。

調查:一成新移民認同自己為「香港人」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的新移民追蹤調查,分析比較新移民在文化、身分認同及價值觀上的融合情G。

教育學院2015年6月公布最新發現,僅一成多受訪者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約五成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香港的中國人」;逾六成認為港人仍未能接納新移民;居港時間愈長,反而有更大百分比的新移民不同意港人的價值觀,例如2011年有兩成一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遊行」,2014年升至近三成半,有份研究的學者周基利撰文稱此結果令人擔心,原因有待探討。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文化差異×文化衝突

文化本無高低之分。不同國家、種族、階級、年齡、宗教、教育程度的社群之間,文化都可能有差別;產生文化差異(cultural difference)時,會出現衝擊、競爭、失落等反應,亦可能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產生誤解或衝突。當兩地文化差異甚大,新來者或本地人若沒留意去修補或適應,或演變成文化衝突(cultural conflict)。

接觸增加衝突現

香港和內地因歷史因素,形成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內地人的文明程度相對落後。自由行政策下兩地民眾接觸增加,因文化差異衍生的文化衝擊和文化衝突隨之湧現。香港社會講禮貌、守規矩、講法則,大部分港人看不慣部分內地遊客不排隊、亂拋垃圾、大人讓小孩在鬧市便溺等陋習,引發兩地罵戰。

另外在2015年8月,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紀錄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記錄英國一中學聘請數名中國教師到該校實驗試教,英國學生覺得中式教學沉悶無趣,中國教師認為英國學生欠缺紀律。兩者於課堂上的博弈,呈現兩地教育方式的差異,帶來文化衝擊,引起觀眾熱議。

■全球化

文化調適×全球在地化

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間互相衝擊「交流」,部分會「融合」衍生新文化;部分如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遇上傳統宗教習俗時,會出現排斥。另有意見認為西方節日借商品化傳播,會影響一地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全球化下,各地文化交流交易更頻繁,不少商品或服務為開拓市場,透過文化融合,即因應各地的流行元素、習俗乃至法律等作出調適以減少文化衝擊(減少差異帶來的不適應),引伸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sation)的概念。

動漫微調內容「夾口味」

在香港,日本動漫《多啦A夢》早期主角的譯名皆「港式」,例如叮噹、技安、阿福等;其動畫進軍美國時,豆沙包轉為pizza、筷子變刀叉。Pixar動畫《玩轉腦朋友》的日本版本,主角Riley討厭吃的食物由原本的西蘭花改為青椒,以配合當地飲食文化。

 
 
今日相關新聞
概念解碼﹕文化衝擊(cultural shock)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