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鼓勵醫學院的畢業生在挑選自己從業地點時,能夠前去家庭醫生數量較少的地區,安省省府出台了一個自願性質的「新畢業生入行計劃」。但這個看似「愛民」的計劃卻被安省醫生協會(OMA)方面批評為「害民」制度,因為其中的內容只會讓病人更難以獲得醫療服務。
這項名為「New Graduate Entry Program」計劃主要針對的是在安省新登記執業,尚未超過3年的家庭醫生。如果參加這項計劃,新醫生第一年的補貼最高為16.2萬元,第二年最高為17.8萬元,第三年最高為20.7萬元。
在安排了這樣高的補貼的同時,安省衛生廳也給這些新醫生提出了要求。首先,新醫生每個月都要收治還未有家庭醫生的新病人,而且數量還不小。
新醫生第一年每個月收治的新病人不能少於50個,1年之後要達到825個,到了第二年上半年,每月收治的新病人不能少於15個,下半年每月不能少於14個;第三年1月至8月,每月的新病人不能少於17個,之後不能少於16個。如果多次未能達標,就要中止新醫生繼續參與該計劃的資格。
還有業內人士透露,省府為防止病人濫用公費醫療體系,對於家庭醫生診治病人有一個排他性的補貼方式。
家庭醫生收治某個新病人時都會簽署一項協議,將這位病人建立固定聯繫,省府隨之會給這個醫生一份補貼。當這名病人轉去與另一個家庭醫生處看病,新協議會簽署,補貼也會轉去新醫生處。而那位病人如果又跑回舊醫生處看病,就會被舊醫生拒絕。這樣既防止了病人多個醫生處同時看病,耗費公費醫療的資金。
而醫學院的畢業生如果不願參加「新生入行計劃」,就不能享受到這個補貼。
省府希望,通過上述方式推動醫學院的畢業生在挑選執業地點時,能夠去家庭醫生比較缺乏的偏遠地區。
但安省醫生協會表示,省府採取這樣的限制措施,會令醫學院的畢業生不願再在安省執業,會轉去其他省份甚至南下美國。
除此之外,「入行計劃」還提出對病人的求診便利程度、遵行醫生醫囑程度以及滿意度進行評估,以確立是否保持新醫生繼續參與計劃的資格。
但這個評估體系遭到許多資深醫生的抨擊。便利程度指的是病人能否在當天或第二天約見到醫生,這一點倒沒有什麼問題。
但病人是否遵從醫囑採取防治性的治療措施,就已經超出了醫生的控制,將其作為醫生是否合格的標準,自然遭到醫學會方面的不滿。
渥太華的兒童精神病科專家貝克(Gail Beck)稱,她的病人病情發作都是間歇性的,而且是在極度抑鬱的情況下才會就診,而且未必是去找家庭醫生。只有專科醫生和家庭醫生的合作才能確保病人的治療,但這樣的合作完全不能用上述所謂的評估系統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