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早前公開批評「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設立舉報罷課熱線有如「文革批鬥」,因而備受注目。她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佔領運動期間曾三度落淚,第一次是因警察施放催淚彈;第二次是心痛佔中三子被留守者罵騎劫學生運動;第三次是因憂心警察形象受重創。她認為政府作為公僕,有責任回應市民,拒與絕食學民思潮學生見面是錯誤,輸掉的不止年輕一代,亦有目睹政府一再冷待學生的年長一輩。
李雪英說,她有舊生和朋友參與佔領運動,自己亦曾到佔領區,認為走上街頭、露宿逾兩個月的佔領者是一腔熱血,為更公義的社會努力,若說他們是發泄無法向上流的怨氣,是矮化了佔領者訴求。佔領者當中不少是學生,她認為,學生不止在課室才可裝備自己,在佔領區亦能學會追求民主與堅持理想。
悲放催淚彈三子被罵騎劫
持續79日的佔領運動曾出現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場面,李雪英說曾數度落淚,首次是在電視看到警方向示威者施放催淚彈,「催淚彈的目的是驅散人群。清到場,亦清走人心,如何尋回?」
第二次是看到最初有留守者質問佔中三子,為何仍猶豫不決,不啟動佔中,但當三子宣布提早佔中後,又被罵騎劫學生運動,「覺得很心痛,大家的目標一致,即使行動方式不同,應互相支持、補位,不想見到互相攻擊」。
憂警狶庤H難重建
第三次是因擔心警察形象。她說不認同警方今次處理手法,認為用了過分武力,心情難過,「警察一路形象都是正面和高質素,佔領運動後形象變得負面,他們未來的路應如何走?如何才可重建形象?」
李雪英說,官員與學聯代表對話並非放低身段,作為公僕有責任回應市民,又認為政府拒與學民思潮會面是錯誤,因為學生已用盡方法,罷課、上街、佔領,甚至衝擊,都溝通無門,到最後用絕食去尋求對話機會,「小一學生找校長,校長都會跟他們談,因為他們是你要愛護和關顧的人」。
她說政府輸掉的不止年輕一代,年長一輩亦親眼目睹政府一再冷待學生,「每絕食多一天,人心就愈難找回,輸掉的是幾代人」。
青年變關社 政府應善用
她續說,佔領運動後,青年更關注社會未來、政治發展,政府應善用,建議增常設平台讓年輕一代表達意見,政府要有誠意聆聽和採納,才可令社會進步。
明報記者 廖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