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雨傘和黃絲帶為記、持續逾三星期的佔領運動在金鐘爆發,後來蔓延至銅鑼灣、旺角等區。今次公民抗命運動的規模為香港史上罕見,參加者來自社會各階層。究竟他們「站出來」的目的是什麼?他們對今次運動又有什麼期望?
文化監暴成員.團結文化人 遏止暴力
文化監暴是由一群香港文化人、學者發起的組織,發起人包括歌手何韻詩和黃耀明。成員葉蔭聰本身是香港獨立媒體網(獨媒)的創辦人之一,他解釋,成立文化監暴的初衷是因為看到很多暴力情G,特別是來自警方和「黑社會」,因此希望集合文化人的力量,制止這些暴力事件。文化監暴成員採輪更制,駐守公民抗命現場,如遇到暴力事件,成員會擔當現場見證的角色,把事實向公眾發布,也會向政府呼籲,控制暴力場面。另外,他們會想方法制止暴力,「包圍特首辦當天,有傳言說警察會開槍,我們的成員甚至曾經想過是否要到最前線擋子彈」。
葉蔭聰認為這次公民抗命已達到某些成果,「這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多市民共同參與的政治抗爭,看到市民集合的力量特別感動」。他說2004年反對「人大釋法」時,他與朋友曾經圍堵過當時的政府總部,「當時只有幾百人參加,但10年過去,參加抗爭的人數已經上升很多」。葉蔭聰強調今次運動的根本訴求是「真普選」,令市民和有意參選的人不會被排斥在制度外。他有感要達到目標不容易,「在『一國』之內,特別是一個本身不民主的體制,要爭取一個公平的政治制度很困難」。但他認為這次運動可以讓政府和中央知道「香港人唔好蝦」,「讓執政者知道我們不是順民,而且市民面對現在這種程度的打壓並不害怕。一個政府始終要得到社會認同才可有效管治,這次運動迫使政府作出抉擇,如果是一個理智的政府,就必須為平息市民的不滿而作出一些讓步」。
年輕上班族. 「大人也要做點事」
笑言已經畢業很多年的上班族Vee、Carol和Amy自發在金鐘現場收集和回收垃圾。Carol表示,希望大家可以有一個乾淨、舒服的抗爭環境。Vee說運動開始10多天以來都有到現場,佔領後的早上便會四處做清潔工作。她其實一開始已經支持「佔中」,認同運動的理念,後來學生衝入公民廣場,佔領運動一觸即發,「雖然不是當初的『佔中』,但我覺得學生展開了抗爭,我們大人也應該要做點事」。
社工系大學生. 為不公發聲 喜港人覺醒
賴同學是社工系二年級生,從9月22日起參加罷課,後來到金鐘參加佔領。她說攻讀社工接觸到很多社會不公義,不少基層受到壓迫,因此有必要發聲。她當初參加罷課,家人感到不滿,但她盡力向他們解釋公民抗命的原因,「其實一般市民已經親身體驗過很多社會制度的不公,例如很多基層市民工時非常長,但只掙到最低工資;地產霸權形成的問題,也是一般市民需要承受的」。
賴同學期望運動最後可以為香港爭取到「真普選」和一個公平的社會制度。她認為最重要是堅持到底,又表示這次運動令很多港人覺醒,「一開始好像不是很多想追求民主,但後來愈來愈多人走出來,齊心去做一件事,很感動」。
90後畫家. 畫像記錄香港事
剛剛中學畢業的Timothy,明年9月會回到出生地加拿大升學。他自言性格比較正義、喜歡幫人,而且有感香港在現屆政府的管治下情G太差,「我住在屯門,以前該區有很多五花八門的小店,但現在大商場堨u有大量金舖、手表店,覺得很可悲」。他9月28日起參加今次公民抗命,最初只是幫忙做垃圾回收或「基礎建設」,後來開始以圖畫記錄時事,畫作的靈感來自每天發生的事,現時則茪漟e一些社運領袖的肖像。他認為港人生活有很多怨氣及不滿,所以有機會發聲便要走出來,不能只怨天尤人。
現時Timothy每晚在金鐘過夜,他沒有跟父親討論佔領運動,而母親一開始反對他參與,現在則擔心他的安危。談到對佔領運動的期望,他說最理想是人大常委可以重新思索香港的普選形式,惟他認為情G不太樂觀,「始終人大的決定難推翻」。但他認為運動一定要有成果,例如政府主動回應市民訴求,給市民交代。
■相關概念
社會政治參與
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社會政治參與指個人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例如投票等。對青少年而言,參與社會政治事務的途徑包括﹕留意社會政治消息;向政府表達意見,如「簽名運動」、遊行、投訴等;參與學校、社區、選舉事務有關的組織、團體或助選活動等。
公民抗命
civil disobedience
公民抗命又稱「消極抵抗」,即拒絕遵從政府或當權者的要求或命令,迫使當權者讓步,但不訴諸暴力或積極的反抗形式,而是象徵式地違反法律,而不是拒絕整個制度。公民抗命是反戰、工人運動、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等主要抗爭手法。
大律師公會10月8日發表聲明,指出佔領運動霸佔道路「有機會觸犯法律」,一旦被檢控,「公民抗命」不能作為答辯理由。不過,聲明引述外國例子,解釋各地法院對「公民抗命」有不同處理手法,指出部分法官在量刑時會考慮抗爭者「按良心而行的動機」。
文、圖﹕鄭寶欣、袁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