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與水 ● 治百病

[2019-12-30]

吞唾液
方法:坐在椅子或梳化,放鬆心情,心無雜念,舌尖頂著口腔內的上顎,用鼻自然呼吸,閉目養神十五分鐘,然後將滲出來的唾液徐徐吞下。
功效:強身健體

井底泥,性寒,是一條古方,用來治理孕婦胎動不安屬熱性者。孕婦自覺胎兒向子宮下迫,腰骨疼痛,陰道出血,中醫謂之胎動不安,西醫稱之先兆流產。如孕婦脈搏跳動較快、口乾、口臭、舌紅、苔黃、大便乾硬、小便黃,這就是體質偏熱,古人會用井底之泥,敷貼孕婦腹部周圍,令胎熱下降,保胎安胎。

灶心泥,處方名為灶心土,性溫,是農村建灶煮飯灶頭的磚頭泥土,因長年累月被柴火燃燒,變成溫熱,中醫就利用這溫熱之性,用來醫治寒性出血症,最著名的代表方,就是「黃土湯」,組成藥物有:灶心土、阿膠、炙甘草、生地、炮附子、黃芩、白朮,用來治理大便出血、崩漏、吐血等病,其證型屬寒者。

地底泥,根據山西一些中藥廠指出,他們的炮姜,是根據古法製成,方法是掘取地下四呎深層的泥土,包裹生姜,然後燃燒,製成炮姜,令我想起當年在杭州食「叫化雞」,亦是用同樣方法烹調而成,樓面還當我們面前將泥敲掉,雞香四溢。炮姜亦是用來止血,著名的婦女產後治理惡露不盡的名方「生化湯」,就是用炮姜來止血。

水不是萬能,但沒有水,就萬萬不能。根據達爾文喻為中國百科全書的《本草綱目》記載,水分多類,各有用途,現試述兩種。“立春雨水”,指立春當日搜集所得的水,因秉承春天升發之氣,用來煎煮升提中氣的方藥,如補中益氣湯、舉元煎等,可以提升療效。“臘雪水”,臘,指冬至後第三個戊日,在該天採集的水,稱為臘雪水,用治性質屬熱的病,例如溫疫,小兒羊癇、成人丹石熱毒、酒後暴熱等等。不同的水,古人認識,原來有不同功效,配合藥物,能增強療效,可惜時至今日,我們只能有一種水可用,就是「自來水」,中醫藥文化傳承,將會出現斷層。

唾液,俗稱口水,西醫認為內含消化酶,能助消化。古人常言:「食不言,寢不語。」告戒進食時不應說話,其一是避免食物誤闖氣管,輕則嗆咳,重則危及性命。其二要求慢慢咀嚼,目的亦是幫助消化,不過我們不認識口水內有消化酶這種物質而已。唾液,從養生角度,是有其重要功能,清代名醫程國彭在《醫學心悟》一書指出,靜坐或運動,舌頂上顎,在一定時間後,會有大量口水(唾液)分泌,此等水液,是從腎臟引上而出,將其回吞,對身體會有滋補作用,功效等同人參。

水與泥、泥與水,水泥、泥水,用來建屋、裝修,在中醫而言,竟是治病媒介,物盡其用,無出古人其右。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