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及涼茶飲料在香港日漸流行,不少人僅視涼茶為解渴飲料。
有中醫指出,涼茶具普食性, 亦有一定藥性,不可視為普通的健康飲料,沒有病徵便無需服用涼茶預防疾病,不當飲用或會嚴重影響健康。
撰文:郭慧嫻
攝影:譚志榮、葉漢華、周耀恩、劉玉梅 部分圖片: Getty images
港夏季既熱且濕,不少人喜歡飲用涼茶「清熱」、「袪濕」,部分人初發感冒時更會服用「感冒茶」藉以「祛風清熱」,消除發燒、頭痛和喉嚨疼痛等感冒症狀。
現今不少人視涼茶為解渴的健康飲料,其實涼茶是什麼?有何療效及應如何飲用?
香港位於的廣東地區,屬嶺南地理及氣候,天氣炎熱並多雨潮濕,民眾容易出現濕熱病症,衍生出民間使用藥性寒涼的藥物,煎煮涼茶飲用治病,並慢慢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香港的涼茶歷史流傳久遠,自開埠以來已有販賣涼茶的店舖。
涼茶分幾多種?
涼茶是嶺南文化的其中一種獨特飲品,由中草藥配製而成,起初於民間流行,味道有苦有甘,茶色一般深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牀部高級講師徐大基博士表示,涼茶一般可按藥力、藥味、歷史發展、功效及功能五種不同情況分類。
藥力
峻猛涼茶:多為傳統涼茶,口感苦澀且多為藥用,以治療某種疾病為主;
溫和涼茶:藥力相對溫和輕柔的涼茶,如羅漢果五花茶、菊花雪梨茶及銀菊露等,顏色偏淡及味道不一定苦澀,不是專門針對某一疾病,適合有輕微熱氣者飲用。
藥味
苦味涼茶:多由味苦性寒的藥物組成,口感苦澀,如斑痧涼茶及廿四味;
甘味涼茶:多由味甘淡性寒的藥物組成,偏重調養保健,如竹蔗茅根水、夏桑菊及薄荷甘草茶等。
歷史發展
大碗涼茶:多為傳統涼茶,服用方式類似湯藥;
新潮涼茶:鮮榨蔬果汁,如西芹汁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濕的功效,可用於出現眩暈頭痛、面紅目赤等高血壓病症患者;另有清除熱毒及治療暗瘡功效的涼瓜汁或甘筍汁等。這些飲品因具獨特功效而美其名「新潮涼茶」。
功效
清熱:材料多以金銀花、菊花及崗梅等為主,針對牙齦腫痛、舌紅苔黃及發熱出汗等問題;
袪濕:材料以茯苓、薏苡仁及淡竹葉等為主,針對腹部脹、大便溏稀等濕熱問題。
涼茶是藥嗎?
「涼茶一定有藥性!」徐大基認為,涼茶是根據傳統中醫學理論制定處方,具有藥性,不應視為可天天飲用的飲料,更不可視為補藥。
鴻福堂集團資深中醫藥顧問、註冊中醫師關陳麗麗則表示,涼茶糅合了民間保健智慧,是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消暑袪濕」功效的「中草藥茶」的統稱,故此具有一定藥性。但因它非依中藥「君、臣、佐、使」的原則配方,醫師沒針對病人徵狀處方,也沒有具體的服用劑量,因而算不上是一種「藥」,故她認為應把涼茶歸屬保健、防病的健康飲品。
涼茶人人宜飲?
涼茶以中草藥製成,常見的主要草藥包括金銀花、車前草、菊花、大青葉、板藍根、茵陳、白茅根、廣金錢草、百花蛇舌草等,具有清熱解毒、清熱化濕及清熱降火的療效。不同人士須因應個別體質和病徵,選擇合適自己情況的涼茶飲用。例如:
1. 經常飲酒、飲食肥膩和口味較濃者,容易患有濕熱病症,適合飲用涼茶清熱化濕;
2. 體質虛寒或虛熱者,不適宜經常飲用藥性寒涼的涼茶,否則有機會令其本身的病情加重。
關陳麗麗提醒,涼茶始終有調理的功能,並非一般解渴飲品,若過量飲用或選擇不當,可能適得其反,輕者傷害腸胃,出現胃痛、腹瀉,嚴重者甚至出現一些全身症狀,如頭暈眼花等。
怎樣選涼茶?
中醫治病前,首先要分辨疾病的陰寒、陽熱屬性, 再結合患者體質的寒、熱、虛、實,辨證選方用藥。若為熱症卻用溫藥,無異於火上澆油;寒症再投涼劑,猶如雪上加霜。徐大基認為這原則亦適用於涼茶上。關陳麗麗亦稱,不同年齡、性別、工作性質甚至出生地,對體質均有一定影響,選擇涼茶時要留意配合體質。
因為地域水土的關係,港人體質常見挾濕,濕熱問題也很常見。在春末、夏季或出現熱氣、濕熱問題時,通常適合飲用一些傳統涼茶,防微杜漸。
年幼、年長、平素體質虛弱者:如有熱氣問題,宜選味道較甘、藥性較溫和的涼茶,如銀菊露、羅漢果茶、竹蔗水等;體質壯實、熱氣、濕熱問題嚴重者:可選擇苦味較重的涼茶,如廿四味。
什麼人不宜服涼茶?
基本上,涼茶宜有熱性病症人士服用,而部分性質平和的涼茶,則正常飲用並無不可。徐大基提醒巿民,若屬體質虛寒、腸胃功能差(如吃少許西瓜也會腹瀉),應避免服用過於寒涼的涼茶,如廿四味等,否則可能出現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貧血、體質虛弱、女性經期與產後,一般不宜飲用涼茶。
對於正在服用西藥的病人,關陳麗麗建議服食西藥及飲用涼茶的時間,最好相隔兩小時。如果病情複雜,飲用涼茶前應先諮詢主診醫生或專業中醫師的意見。
可以天天飲涼茶嗎?
對於飲涼茶保健,他認為中醫藥療有積累效果,不主張天天飲涼茶,如無熱氣、濕熱、內熱等,一般毋須藉涼茶預防疾病,應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均衡飲食入手。涼茶可消除輕微的徵狀,非針對重症,如有熱氣而飲涼茶約三至五天仍無改善,甚至加重,應立即求醫:「飲極都未有好轉,再飲也不會好起來,要去看醫生。」
涼茶「削胃」嗎?
空腹服用涼茶可能傷害脾胃。徐大基認為,涼茶藥性寒涼,或多或少會刺激胃黏膜,飯後服用可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涼茶以「溫服」為宜,即是將煎好的涼茶放至不冷不熱才服用,如此可減輕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以及對胃腸道的刺激。但熱氣較重的人士,則宜「冷服」。
中醫認為食物有溫熱寒涼性質之分,不當飲食會影響涼茶功效。徐大基稱在服用涼茶期間,一般應忌食辛辣、溫補、油膩、腥膻等難消化及刺激性食物,同時也應避免荔枝、龍眼、榴槤等溫性水果。
涼茶療效有科研實證嗎?
一些涼茶配方世代相傳,漸漸出現不同「秘方」。徐大基說,現時坊間有很多不同的涼茶配方,即使中醫學正循科學實證方向發展,一般都不會特地驗證某個涼茶配方。但在配方內單一成分的療效,則早已有很多研究文獻證實。
關陳麗麗亦認為,涼茶文化是民間傳統智慧,有關個別涼茶療效的實證研究並不多,但絕大部分涼茶使用的原料,都已經過現代化的藥理研究;至於配方是否有效,亦可通過時間和口碑去驗證。
事實上,據1870年的香港殖民政府憲報記載,法例規定所謂的「豬仔船」(運載華人到美、加開採金礦的渡船),隨船一定要載有中草藥,數量要與船上人數成比例,以便製成涼茶供乘客飲用。由此可見,涼茶療效當時雖未必具有科研實證,但基本已獲民眾甚至政府的認同。
--------------------------------------------------
1/夏枯草
脣形花科;以其花早開早落,入夏即枯而名。
夏枯草不產香港,常見乃其鐵褐色密集之果穗。
性味:苦、辛、寒
功效主治:
① 清肝明目。用治肝火上攻或風熱所致之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
② 平抑肝陽。用治肝陽上亢所致之眩暈、頭痛、心煩易怒。
③ 清熱散結。用治痰火瘰癧、癭瘤、痰核。
資料來源:《香港草藥與涼茶》,江潤祥主編。
2/木棉花
木棉科;木棉花開示春盡夏至,人拾落花串起曬乾。木棉花由深紫紅色至淡黃色者均有之,入藥以深色為佳。
性味:甘、微寒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止瀉、止血。用治濕熱泄瀉,熱毒瘡癤,外治外傷出血等。
資料來源:《香港草藥與涼茶》,江潤祥主編。
3/白茅根
禾本科;茅根生向陽瘦瘠之山坡,割草後即抽穗,白茅指其抽穗時花序長白作絨毛狀,白茅成片。
性味:甘、寒
功效主治: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治血熱妄行之出血症,及熱淋、水腫等。
資料來源:《香港草藥與涼茶》,江潤祥主編。
4/車前草
車前草科;生草藥店或菜肆稱錢貫草。車前草葉部入藥,清熱涼血,潮州涼茶用鮮車前草等榨汁沖水飲用。
性味:甘、淡、寒
功效主治:
① 利水通淋。用治濕熱淋症,小便不利。
② 清熱利濕。用治濕熱黃疸。
③ 清熱解毒。用治熱咽喉腫痛。
④ 清肝明目。用治肝熱目赤腫痛。
⑤ 化痰止咳,用治肺熱痰多咳嗽。
資料來源:《香港草藥與涼茶》,江潤祥主編。
5/雞骨草
豆科;全草入藥,以治黃疸著名。雞骨草又名廣東相思子,種籽較小、黃褐色,香港野生雞骨草已少見。
性味:甘、涼
功效主治:
① 清熱利濕,解毒。用治濕熱黃疸。
② 散瘀止痛。用治跌打瘀腫作痛。
資料來源:《香港草藥與涼茶》,江潤祥主編。
--------------------------------------------------
煲涼茶貼士
煎煮涼茶重點是把藥物中有效成分溶解,雖然很多人都曾自行煲涼茶,但未必人人掌握正確的煎煮方法。
1/事前準備
煎煮之前宜用清水浸泡藥物,花、葉、草類為主的涼茶宜浸泡約二十分鐘;根莖、種子、果實為主的涼茶則應浸泡一小時。夏天溫度較高,藥物易於吸水膨脹,浸泡時間可稍短;冬天溫度較低,藥物較乾硬,浸泡時間可稍長。
由於植物性中藥大多數是乾品,有一定的體積和厚度。浸泡可使中藥濕潤變軟,令有效成分易於煮出。若中草藥含有澱粉等成分(如淮山、芡實、藕節等),不用清水浸泡而直接用以煎煮,藥物表面所含的澱粉會因驟然受熱而凝固,水分難以滲入,不能溶解藥物裏面的有效成分並使之釋出,影響療效。
2/煎煮器皿
以陶瓷器皿為最佳選擇,因為陶瓷性質穩定,在煎煮過程的複雜化學反應中,不會「干擾」藥物的合成和分解;忌用鐵、銅、鋁等金屬器皿,因為在煎煮過程中,金屬元素容易與藥液中的中藥成分產生化學反應,使藥效降低,甚或出現毒副作用。
3/水量及火候
藥物置於煲內攤平,加水至浸過藥材表面約二至三厘米為宜。用水量因應藥材性質及煎煮時間也有差異。
煲涼茶的火候有「文火」(即小火)和「武火」(即大火)之分。一般採用「先武後文」,即先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煮約十五至二十分鐘,保持微沸狀態,以免藥汁溢出或煮糊。煎煮時每隔約十分鐘攪拌一次,令藥物煎煮均勻,利於有效成分釋出。若使用電磁爐,建議煮開後,再以小火煮約十五至二十分鐘。
--------------------------------------------------
四季涼茶
註冊中醫師關陳麗麗表示,香港四季並不分明,春、秋季很短暫,秋冬分割不明顯。香港熱的時間特別長,從四月中下旬到十月中上旬都似是夏天,最主要特點是炎熱中常常夾雜潮濕,春天也多雨潮濕,只有秋冬較為乾燥。因此,除了傳統涼茶,不同季節調配一些當季飲用的草本飲料,可達到保健、防病作用,填補傳統涼茶的不足。
初春:袪濕
乍暖還寒,不宜飲用過於苦寒的涼茶,袪濕時也不宜過於清熱。
春夏之交:清熱袪濕
天氣已轉熱但尚未熱甚,可選用藥力較溫和的,如銀菊露。這段時間同時較為濕熱,可選用清熱袪濕涼茶,如袪濕茶、五花茶。
夏天:清肝瀉熱、生津消暑
天氣大熱、炎熱潮濕,可飲些清肝瀉熱、清熱利尿、清熱生津的涼茶,如雞骨草、夏枯草、野葛菜水、竹蔗茅根、酸梅湯、夏桑菊等。熱甚也可以飲廿四味。夏季更適合飲用消暑草本茶,如冬瓜茶等。
秋天:養陰清燥
天氣轉涼,天氣偏於乾燥,不宜再飲過於苦寒涼茶,宜選清熱力弱的涼茶;另宜飲花旗參茶、清補涼等養陰清燥涼茶。這時若出現咽喉乾涸、喉嚨有痰等現象,也可飲羅漢果茶。
冬天:清熱養陰
天氣寒冷,略帶乾燥,要避免飲苦寒性涼茶。燒烤、打邊爐時為防熱氣,可飲銀菊露、酸梅湯、竹蔗茅根。而杞子菊花、菊花花旗參也適合冬天時清熱養陰飲用。
--------------------------------------------------
小知識:
香港出售涼茶須領牌
香港對涼茶銷售設有規管,據《食物業規例》,任何人售賣非瓶裝飲品及涼茶,須分別領有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簽發的非瓶裝飲品許可證及涼茶許可證,審批時衞生署會就該涼茶配方,提供專業意見。
雖然香港暫無針對特定的涼茶劃一配方,但衞生署的中醫師在協助審核擬售賣涼茶處方時,會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安全無毒,並不應使用在文獻上記載有毒性的中草藥或中藥材。
食物安全中心在2009、2010及2011年,每年分別抽取超過二百個涼茶飲品樣本作微生物及化學檢測,結果全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