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國一項研究發現,長期壓力、慢性發炎以及接觸有毒物質等環境因素,可能在引發柏金遜症上發揮重要作用,即使是沒有先天基因異常的人也是如此。
滿地可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一個團隊11月在最新一期的神經科學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論文,該論文可能揭示免疫系統與罹患柏金遜症之間的最新關係。研究人員發現,稱為路易氏體(Lewy Bodies)的蛋白質沉積物在腦神經細胞中形成,免疫反應發揮關鍵作用,從而誘發柏金遜症。
研究高級作者麥克弗森(Peter McPherson,圖)是滿地可神經病學研究所暨醫院(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 and Hospital)神經病學、神經外科、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教授,麥克弗森說,「我們的研究發現,若周圍環境配合,任何人都可能罹患柏金遜症,因此柏金遜症的成因可能並非遺傳因素。這是了解柏金遜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重要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柏金遜症是慢性腦部衰退的疾病,其成因是由於腦幹內的「黑質體」退化,未能產生足夠的「多巴胺」,令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功能受損,導致肌肉不受控制,例如手腳不斷抖動、因肌肉僵硬令動作遲緩或步履不穩,也會影響口及面部肌肉協調,變得木無表情,連說話表達亦出現問題。加拿大柏金遜症協會(Parkinson Society Canada)研究工作副主席阿西斯(Angelica Asis)表示,這是全球增幅最快的神經系統疾病,可能是由於人口老化和已改良的診斷工具所致,本國超過10萬人罹患柏金遜症,每天還新增30宗確診病例,隨人口老化,柏金遜症病例勢必與日俱增,到2034年,預計全國將有15萬名柏金遜症患者。
有關疾病的確切成因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相信,遺傳加上諸如農藥、空氣污染和工業化學品等環境因素在引發柏金遜症上發揮重要作用。儘管目前尚無治癒方法,但有一種稱為多巴胺替代療法可改善症狀,阿西斯強調,目前還沒有批准治療方法來減緩或阻止神經退化過程。
這就是麥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相關研究結果,有助日後研發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