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1
    星期一

童權委會倡修例 保護令個案轉介高院檢視

[2025.04.21] 發表

【明報專訊】兩歲女童由寄養家庭返回父母家約半年,遭父親搖晃致死,跌出兒童保護網縫隙。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大律師馬亞山向本報表示,案件悲劇源於保護兒童法律不足,問題不在社工或寄養家庭。他建議修例讓保護令個案可轉介高院處理,由法官強制檢視社署就個案提交的「兒童福利計劃」,並考慮家庭團聚以外的選擇,如領養或長期寄養。

指制度欠司法審查

馬亞山表示,兒童保護令個案一般每半年舉行個案檢討會議,由社署社工和專業人士討論兒童福利安排,惟制度欠缺司法審查,加上社工工作量龐大,未必仔細跟進個案。就涉案女童生母曾擅自帶被告和女兒見面、違反保護令條款,他說一般應該帶上法庭處理,決定生母可否繼續探女兒,但社工未必有時間監察,若生母有意隱瞞,社工難以揭發。

少年庭司法權有限

馬提及,民間曾推動保護兒童法例修訂草案,建議任何送入收容所、居於寄養家庭,或接受社署監管超過9個月的兒童,社署須向法庭提交「兒童福利計劃」,由法庭以獨立角度審視計劃。他指出,保護令個案一般由裁判法院少年庭處理,司法權有限;若法例賦權少年庭轉介個案予高院監護法官(wardship judge),法官可運用廣泛權力考慮兒童福祉,例如索取心理報告、指示社署委任長期監護人,「基本上可以做任何事」。

稱問題不在社工

就本案而言,馬亞山稱假設個案交由法庭處理,社署須說明母親照顧女童是合適方案,母親或要承諾不再接觸男友,料可避免之後的悲劇。他強調不想批評任何社工,「他們可運用的資源非常少,法律工具亦有限」,盼當局修改法例填補安全網。

翻查資料,過往多名兒童曾進入兒童保護機制,惟因故遭虐待甚至去世。一名患言語障礙的3歲男童2023年從寄養家庭回家度假,遭生母及其男友連續虐待10多天,包括遭金屬尺重擊背部,生母和男友被判囚30及36個月。此外,5歲男童楊智維2013年誤服冰毒猝死,被死因庭裁定「死於不幸」;事發前社署和警方等召開跨部門會議,一致認為需把楊從家中帶走,更考慮申請保護令,惟因宿位短缺,楊最終交由有毒癮的母親照顧。

更多港聞
大圍新翠h單位起火 30居民疏散
【明報專訊】大圍新翠h新學樓一單位昨午發生火警,火光熊熊,不斷冒出濃煙,消防接報後到場破門入屋滅火,單位嚴重焚牷A事件中無人受傷。現場消息稱... 詳情
茶果嶺村清拆前 麒麟賀最後天后誕 麒麟隊主席信下年回歸 規模料減
【明報專訊】茶果嶺村最後一批受影響居民遷出期限將不早於今年6月,昨日為村落清拆前最後一個天后寶誕。人稱「扭計叔」的茶果嶺麒麟隊主席羅悅屏表示... 詳情
日交換生隨麒麟鼓樂融入社區
【明報專訊】茶果嶺村天后寶誕除了吸引一眾善信外,亦有兩名日本交換生前來。其中交換生Eri Kuroda表示活動有趣,到處響起鼓聲、樂聲,有別... 詳情
灣區熱搜:AI應用百業齊鳴 工作量最高減九成 粵政府撐建「開源社區」 企業料單機使用趨多機協同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產業廣受注目,廣東省亦將兩者視作未來戰略,強調希望以實際應用打開市場需求,希望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 詳情
灣區熱搜:人形機械人研發企業 盼政府設示範應用區
【明報專訊】此前在央視春晚跳舞的宇樹機械人、會做前空翻的深圳眾擎機械人都是兩足式機械人,而廣汽集團的人形機械人「GoMate」採「可變輪足式...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