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AI應用百業齊鳴 工作量最高減九成 粵政府撐建「開源社區」 企業料單機使用趨多機協同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產業廣受注目,廣東省亦將兩者視作未來戰略,強調希望以實際應用打開市場需求,希望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的更多企業加入一同開發,亦會支持建設「開源社區」。相關企業認為,未來人工智能不是每個人各自「單機」使用,而是融入千行百業、作為「技術底座」,並走向多機協同。
明報記者 林迎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曲曉杰(圖)在4月9日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新聞發布會指出,近年政府持續關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可應用於千行百業,藉此實現「提質降本增效」(提升質素、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曲曉杰稱,算力、晶片和大模型是「基礎底座」,廣東省有研發晶片、GPU(圖像處理器)的華為,也有開發通用大模型的騰訊,人工智能在工業、安全、醫療、教育等多個行業皆有應用,最高減少工作量92%(見表)。
灣區兼具機電數智技術兩優勢
「做一切產品,一定要圍繞蚗野峞A沒有市場前景,產品只能束之高閣。」曲曉杰表示,有好的大模型和應用場景,亦要有優秀的解決方案和終端產品,而大灣區兼具機電和數智技術兩大優勢。他說,有企業曾反映「如果有新的關鍵技術產品,珠三角可以做到一周之內供貨,品質還非常好,效率遠遠高於國內其他地區」,而且「一個禮拜能把關鍵部件產品做出來,企業再用來做性能提升,產品更新周期可以壓縮到以月計,這決定產品能否適應未來需求」。
曲曉杰強調,廣東十分重視開源,目前全省聚集上百萬開源開發者,「開源可以顯著降低技術門檻並整合產業資源,大家看這一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開源起了重要作用」。他稱,廣東將「真金白銀」資助優質開源社區及生態服務機構,每年每家最高可達800萬元人民幣;同時支持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建開源社區,釋放開源「乘數效應」。
「AI平權」興起 人人用得到
騰訊雲廣東省總經理王健會上稱,今年以來有個詞叫「AI平權」,即每個人、每間企業、每個應用場景都可用得上AI,騰訊會致力打造「好用的AI」,為工商企業提供更便捷的開發模式,實現「開箱即用」,讓AI協助營銷、客服、員工培訓或研發等。
研究開源鴻蒙系統的深圳開鴻公司行政總裁王成錄亦認為,現階段大部分AI仍然操作系統上的一個應用程序,「就像大家在手機上下載各種各樣的AI程式,我個人認為,將來一定不是這樣的形態,AI一定會跟操作系統各個層面做深度融合」。他透露,透過開源鴻蒙系統,不同的機械人,無論是人形還是非人形、大型還是小型,可以基於同一套系統實現多機即時協同,各種設備按情G需求作不同組合,藉此實現「萬物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