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鍛煉必修課
【明報專訊】中學時體育科是必修課,古時學習亦有體育科,傳統要學習的6項技能「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與體育相關的技能佔了兩項:「射」(射箭)及「御」(駕駛馬車、馬術等),可見學習而言,訓練頭腦外亦重視身體的鍛煉。香港中文大學亦將體育列為必修科目,體育科目不及格便無法畢業;校內設有健身室,讓學生使用健身設施,鍛煉體能。中大體育部講師張梓輝(張sir)表示:「在健身室健身,有助建立良好的社交。」
健身識朋友紓壓
大學體育中心新翼新建了健身室,備有一般的訓練身體設施,張sir說教職員、學生、校友等皆可使用,「但主要都是學生訓練用」。中大有學生運動員,也有非運動員的學生,但非運動員並不代表不需操練體能、管理自己身體,張sir解釋,鍛煉好身體,除了身體健康另有重要原因,「可以通過運動釋放壓力,學生要面對不同的壓力,運動可以幫助(他們)將積壓的情緒抒發,令精神回復健康。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參加不同的運動項目結交新朋友,促進社交」。
張sir表示,學生之間有共同的運動目標需要達成時,就容易因一致的目標而找到同好,運動是建立良好社交的好方法之一;而相比在家健身,健身室有偌大空間,方便學生一起鍛煉,更加有助建立社交關係。他說,不同的運動項目各有樂趣,除了一般的球類運動,院校也設滑浪風帆、獨木舟、Hip-Hop等項目,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好玩的鍛煉身體方式。
群體訓練 枯燥變樂趣
健身是自我身體鍛煉,但也可以是群體訓練,故健身室有提供具備群體訓練功能的設施,如單車機可連接個人帳戶,熒幕上會顯示一眾使用者的狀態及速度,方便學生調校個人目標。張sir說,過去學生覺得鍛煉體能枯燥沉悶又艱辛,他認為如能讓群體參與,能提升樂趣,「不少運動項目都以群體為基礎,能讓學生從中體會一起運動的樂趣」。中大體育部副講師歐陽嘉謙(Calvin sir)則指出,在健身室健身有清晰指引,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姿勢,「健身室的設施可針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有效的鍛煉,學生如有足夠的鍛煉,亦能避免身體輕易受傷,從而保護自己」。
◆知多點
孔子原是「大隻」文青
孔子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你以為他是一介文弱書生?非也!他身材高大且孔武有力,文武兼備。《史記》形容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意謂他高9.6尺(古制一尺為十寸),大家稱他為「長人」,換成現代高度,他比193(郭嘉駿)還要高,能媲美高200多厘米的姚明。《列子》、《淮南子》、《呂氏春秋》等經典均提及孔子體能強健,如《列子》載「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孔子可能是被教育事業耽誤了的健美先生,從不炫耀一身肌肉,但手勁大得可以拓開城門。◆
高中已可操肌 習慣比強度重要
大家可從不同方向目標入手鍛煉身體,如有人希望提升肌肉強度、增強運動表現,亦有人以改善健康作鍛煉目標,中大體育部講師江子揚(江sir)舉負重訓練為例,「高中的時候已可開始訓練,例如運動校隊成員要肌肉訓練等」。然而,健身要注意安全,張sir、江sir及Calvin sir不約而同強調,在鍛煉身體的目標上,「習慣」比「強度」重要,並非負重愈多便愈有效果。江sir表示,帶氧運動、負重訓練、伸展運動等全是鍛煉方式,但正確的姿勢、規律的運動習慣更為重要。如他年輕時開始鍛煉,現在能有效減慢身體自然退化的速度,「負重訓練是其中一種有效提升骨密度的訓練方法,能減慢年老時的骨質疏鬆速度」。循序漸進,負重訓練才漸見效果。
◆知多點
訓練強度小評估
江sir教路,想知道自己訓練的強度是否適中,可以10下動作為一組測試:若能以正確姿勢、穩定的節奏及速度完成一組動作,表示體能應付到訓練強度。
舉重而死的秦武王
負重訓練須姿勢正確,且使用重量合適的器材,不然鍛煉不成反受傷。據《史記》、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載,戰國時期秦武王強壯有力,最愛與人摔跤角力,好些大力士因與他較勁而成為大官。當時還沒有舉重專用的健身槓鈴,秦武王想與衛國第一大力士孟賁比試臂力,想到以舉「鼎」作賽。秦武王特此前往洛邑,要與孟賁舉當地由青銅鑄成的「龍紋赤鼎」一較高下,可是比賽以悲劇收場——泰武王力有不逮,舉鼎時失手,骨骼重創折斷,失血過多而死。孟賁亦因慫恿秦武王參賽而被誅三族。
文:鄭惠霞
圖:鄧家烜、xijian@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