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07
    星期二

課外文言:名不副實鐵爐步

[2024.05.07] 發表
(圖:byillustration@iStockphoto)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之前數期提醒同學可用篇章名為線索理解文章。除了篇名,書名、作者名也可作為線索。譬如2024年文憑試課外篇章出《世說新語》,是不少初中教材的出處。它是筆記小說,記載漢晉高士的軼聞趣事。2023年的《閱微草堂筆記》透過記錄奇聞異說來勸善戒惡,也是文言練習的常客。2014年的《史記》更是不在話下。本文的作者是柳宗元,寫的地方在「永州」,透過範文,同學應該會大約知道柳宗元不被重用的處境,得出閱讀方向。

■篇章

(第1段)江之滸,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鐵爐步」。余乘舟來,居九年,往來求其所以為鐵爐者,無有。問之人,曰:「蓋嘗有鍛者居,其人去而爐毀者不知年矣,獨有其號冒而存。」余曰:「嘻!世固有事去名存而冒焉若是耶?」

(第2段)步之人曰:「子何獨怪是?今世有負其姓而立於天下者,曰:『吾門大,他不我敵也。』問其位與德,曰:『久矣其先也。』然而彼猶曰『我大』,世亦曰『某氏大』,其冒於號有以異於茲步者乎?向使有聞茲步之號,而不足釜錡、錢鎛、刀鈇者,懷價而來,能有得其欲乎?則求位與德於彼,其不可得亦猶是也。位存焉而德無有,猶不足以大其門,然世且樂為之下。子胡不怪彼而獨怪於是?大者桀冒禹,紂冒湯,幽厲冒文武[1],以傲天下。由不知推其本而姑大其故號,以至於敗,為世笑僇,斯可以甚懼。若求茲步之實,而不得釜錡、錢鎛、刀鈇者,則去而之他,又何害乎?子之驚於是,末矣。」

(第3段)余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是者,則有得矣。嘉其言可采,書以為志。

——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

【註釋】 [1] 桀冒禹,紂冒湯,幽厲冒文武:

禹、湯、文武,夏商周三代的開國賢君;桀、紂、幽厲,三代的亡國昏君。

■題目(圖)

(1)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語體文。(3分)

往來求其所以為鐵爐者,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據文章首句的描述,所謂「步」,即今天的:(2分)

□□(答案須為兩字詞)

(3) 在第2段末,當地人以「末矣」來評價作者,表達了以下哪個意思?(2分)

(圖)

A.嘲諷作者見識太淺陋

B.嘲諷作者捨本而逐末

C.嘲諷作者茞握p處而不茞握j處

D.嘲諷作者不及早覺悟,為時已晚

A B C D

○○○○

(4) 承上題,試解釋當地人為何有此評價,加以說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試根據文章內容,判斷以下陳述。(2分)

鐵爐麙q前以打鐵聞名。

(圖)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6) 在第3段,作者指若然「觀民風,采民言」,「則有得矣」。你認為出身望族的顯貴在讀完這篇文章後,在自處及用人兩方面,分別會有何得荂H(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答思路

(1) 參考範文 判別句式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的一節,藺相如向門客解釋為何畏避廉頗,他說: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

→ 句式正與此句類同,同屬「判斷句」,即後面的分句(謂語)解釋了前面的分句(主語)。

→ 換一個較易懂的說法,「者」意譯後大致可理解為「的原因」。

** 熟習句式 助解文意

從近年考評局設題可見,局方其實要求學生懂得判別文言文中的特別句式。譬如:

.2023年甲部的選擇題

要求學生從四個範文句子中判別「被動句」。

.2022年有兩道選擇題,分別要求學生

(1)判別「倒裝句」;

(2)分辨「者」字的用法:題目中哪個句子的「者」字用法,最接近《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一句的「者」字。

{當年的答案是〈出師表〉的「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可見,對於句式有基本了解,不但有助理解文意,亦屬考試範圍,可不能不求甚解。}

◆(4) 寓言諷喻 考試常客

本篇既屬寓言,是文憑試的常客。自2017年起,乙部課外文言篇章幾乎每年都是寓言。理解作者弦外之音,掌握古人如何透過寓言帶出事理,是一個很不錯的訓練。(表)

作者立場 未必是對

寓言有時會以交錯問答的方式推進,譬如〈全鏡文〉、〈海鷗〉、〈試筆說〉均是如此。同學可以留意二人的立場,作者不一定是對的。譬如:

.初中常見的篇章劉基〈賣柑者言〉

- 賣柑者提醒:「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作者真正想說的話乃藉由賣柑者的口說出。

.2020年〈試筆說〉

- 方孝孺的朋友嘲弄他說:「不彼之歎,而於筆焉惜,是尚為知類也哉?」文中作者亦陷於盲點之中,要由市井之徒提醒,才明白更深的道理。

本文中「步之人」的說話:「子之驚於是,末矣。」儼然與上面兩文相似。

◆(6)結合主旨 分兩部分作答

本題相對直接,答案當分為「自處」與「用人」兩個部分作答。結合主旨,本文提醒讀者,世上有很多出身望族卻未有實務能力的顯貴。而題目問「出身望族的顯貴在讀完這篇文章後」,要具備什麼才不會成為被諷刺的對象?在「用人」方面,又有什麼指標,才不會犯下文章所述的謬誤?

■譯文

(第1段)江河岸邊,凡是船可繫纜讓人上船下船的地方叫做「鶠v(碼頭)。永州城北有一個鶠A名叫「鐵爐鶠v。我乘船來永州居住了九年,反覆尋求它之所以以鐵爐為名的原因,卻不能獲悉。向人打聽這件事,回答說:「大概曾經有個打鐵的人住在這堙A那人離去後鐵爐已疰a不知多少年了,唯獨這個字號冠於此地留存下來。」我說:「嘻!世上真會有這樣的事嗎?事物消失只有名稱保留卻冠上其他事物上?」

(第2段)鐵爐鶞漱H說:「你為什麼只對這個感到奇怪?如今世上有依仗他的姓氏而立身於天下的人,說:『我家門尊貴,別人比不上我。』要是問他的官位和功業何在,便說:『是很久以前,我的祖先有德』。可是他仍然說『我尊貴』,世人也說『姓某的那一家尊貴』。這樣冒用名號與這個鐵爐鶪S有什麼不同?假如有聽到鐵爐鶞漲W稱,而又缺少鐵鍋、鐵鏟、鋤頭、刀斧的人,帶蚇前來,能夠滿足他的願望嗎?那麼想要從那些人(藉先祖名聲自命尊貴)的身上尋求地位和功業,必然一無所獲,就像到鐵爐黧R鐵器一樣。有官位沒有功業,仍然不能夠光大他的門第,可是世人卻甘心拜倒在他面前。你為什麼不奇怪那樣的事卻只對鐵爐黦P到奇怪?突出的例子像夏桀王冒用禹的名號,商紂王冒用湯的名號,周幽王、周厲王冒用文王、武王的名號,用來傲視天下。由於他們不知道尋求祖先建功立業的根本卻只想誇耀舊有的名號,以至於敗亡,被人們恥笑羞辱,這很可以令人戒懼。如果有人訪求鐵爐鶞瘍K爐,沒有買到鐵鍋、鐵鏟、鋤頭、刀斧,那麼就離開這堥鴔O處去買,又有什麼害處呢?你為此感到驚奇,眼光太窄小了!」

(第3段)我認為古代有太史,主管觀察民間風俗,採集民間言論,像上述這些話就很有價值了。我讚賞這些話值得採集,就寫下來作為一篇志。

(續另文)

文:林蔚耀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畢業後於大型補習社任職,監修教材。前任《藝文青》雜誌副總編輯,現職中學中文教師。

/圖•byillustration@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30期]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