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施政報告出爐 60億盈餘擬用作紓困
【明報專訊】卑詩省省議會春季會期昨日開始,省長尹大衛(David Eby)呈交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將今年預計近60億元財政盈餘用於紓解民困,包括增加可負擔房屋供應、興建醫院、擴展醫學院及吸納海外醫療人才,在擴展心理健康危機團隊的同時,也會加強打擊暴力犯罪,以確保社區安全。
省督奥斯汀(Janet Austin)昨日在議會宣讀新民主黨政府呈交的施政報告。報告指隨着經濟放緩迫在眉睫,預計明年不會出現財政盈餘,因此計劃將今年近60億元盈餘用於幫助家庭和企業,「有人說應該通過縮減服務或讓人們自掏腰包支付醫療保健費用來應對低迷的經濟,但這將使本已嚴峻的挑戰變得更糟,很多人在新冠大流行後剛站穩腳步,現在不是撤回支援的時候。」
在全球通脹及新冠大流行影響下,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省府指早前已推出《卑詩負擔能力補助》(BC Affordability Credit)、透過卑詩水電公司 (BC Hydro)提供100元水電補貼,並降低每月託兒費用高達550元,但仍會繼續致力推出新措施支援低收入人士及有孩子的家庭,並預計於秋季將託兒補助涵蓋範圍從幼稚園及以下的兒童,擴展至其他學齡兒童。
施政報告又提到,不論是租金還是按揭供款,房屋開支都是省民最大的支出,儘管過往推出投機及空置稅以打擊炒賣,並增加可負擔房屋供應,但隨着新冠大流行帶來的利率飈升及破紀錄人口增長,房屋壓力有增無減。
除了早前公布取消分契物業部分對住戶的限制及設立5億元「租賃保護基金」(Rental Protection Fund),省府提出與市府合作制定目標,在最有需要的地方提供更多房屋,尤其是在全省公共交通樞紐附近作出重大投資,並致力打破審批許可的障礙,以加快建屋進度。
省府將會推出新房屋戰略,在與各市府、建築商及社區商討後,預計在秋季會期引入新法案,增加可負擔房屋供應,為中產家庭、長者及有需要人士提供支援。
醫療護理方面,在呼吸道疾病及流感季節、毒品危機、人口老化及人口急增影響下,省民普遍面對找不到家庭醫生或在急症室候診時間太長的問題,醫護人員也需要更多支援。
省府堅決反對醫療私營化,提出投資興建新醫院,在西門菲沙大學(SFU)增設醫學院,並擴展卑詩大學(UBC)醫學院,與此同時讓更多接受過國際培訓的醫生、護士及醫療工作者在本省醫院及診所提供服務,目前已有2000名受過國際培訓的護士加入。
精神健康及癖癮挑戰成為社區關注問題,省府提出加強支援全省各地包括溫市中心東端的無家可歸者,將人們從帳篷轉移至更安全的住所,並計劃將精神健康危機應對團隊擴展至更多社區。
與此同時省府也致力於加強社區安全,繼續採取行動打擊仇恨及種族主義,除了打擊幫派及洗錢活動的法案將會出台,也會推出由警員、檢控官及假釋官組成的應變小組追蹤暴力犯罪慣犯,並要求卑詩檢控服務署加強保釋政策確保公眾安全,同時正在聯同其他省份及地區要求對《刑事法》的保釋規則進行緊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