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中文:髮禁的變改
【明報專訊】中學生林澤駿6月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質疑禁男生留長髮的校規涉違《性別歧視條例》,希望推動全港學校廢除髮禁校規。現代男子多蓄短髮,不過自古以來,即使在不遠的清朝,長髮才是主流,頭髮長度、髮型、髮飾等,都一直隨時代演變。
■時事例子
男生投訴
禁長髮規定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中六生林澤駿曾向校方申請留長頭髮,被校方以「會影響學校聲譽」等理由拒絕。6月,他向平機會投訴,質疑學校禁止男生留長髮違反《性別歧視條例》,9月8日再與校方到平機會出席閉門調解會議。校長李靖邦會後稱,學校一般會為個別有需要學生提供心理學家等的輔導及酌情處理,重申校規涉辦學宗旨及理念,需一直持守,「很希望藉校規幫同學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林澤駿不滿意學校提出的方案,重申希望其校或全港學校廢除「髮禁」,若學校不讓步,很可能採取法律行動。
挑戰過「髮禁」的還有立法會前議員「長毛」梁國雄。他在2014年服刑期間,招牌長髮按懲教署工作守則的規定被剪短,他提出司法覆核指署方歧視男囚犯,終審法院裁定這規定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懲教署參考裁決後調整制度,把規定改為囚犯不論性別,在囚期間均需保持「合適髮型」,不但男子保不住長髮,反令一些女囚犯要被剪髮,而他後來再被判入獄時,長髮亦再被剪掉。
// 留髮 vs. 剃髮 /
《孝經》中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珔芊A孝之始也」之說,古人重視頭髮,不會輕易剪髮,遠古認為髮與健康相連,甚至能替代人體,故有以剪髮和指甲代替以人為祭祀品的做法,巫蠱亦以髮下咒。
正因頭髮重要,剃髮成為管治手段,如「髡鉗」刑罰是剃光受刑者頭髮,並以鐵圈束頸。不少入侵華夏的政權都以強迫剃髮為手段,撼動漢人禮俗,如西夏的禿髮令、金的削髮令,以及清代薙髮令。清代薙髮令推行之初,遭強烈反抗,「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不僅為口號,更是血淋淋的政策,不從而被殺者不知凡幾,側面反映髮型的重要象徵意義。
剃髮者亦不止為政策,出家人也有剃髮之舉,佛教稱之「剃度」。這堛澈c髮,象徵去除塵世的煩惱、家人的牽掛。
// 長髮 vs. 短髮 /
既然不多剪髮,長髮自然是主流,頭髮長短更隱含華夷之辨。「斷髮文身」被認為不合禮儀,是「蠻夷」之舉,當中的「斷髮」是指截短頭髮,與不剪髮的大眾相對。當然,中原人說南方人是「蠻夷」,有中原本位的意味。
// 束髮 vs. 披髮 /
除了頭髮長度,髮型亦有其象徵意義,可判別一個人的歲數及身分。古時男子15歲束髮為髻,稱為「束髮」;男子的成年禮「冠禮」,便以頭飾為媒介,將受冠者的長髮束於頭頂挽成髮髻,並戴上帽子(冠),象徵成年。惟戴帽子是「貴族限定」,平民百姓只能披上頭巾,《釋名?釋首飾》載:「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四教也。」
束髮象徵禮節,披髮多少有點反禮節的意味。古書中會長期披髮者,有「異族」、「狂者」和術士。《漢書?蒯伍江息夫傳》記載術士施法時,會「被髮,立中庭,向北斗,持匕招指祝盜」,雖沒明言是儀式還是慣例,還是可反映披髮只限於特定情G,並非日常。
■想一想
不論古今中外,髮型的流行與變改、規定與抗爭從未停止。你認為什麼髮型最適合自己?又是否同意約定俗成的規定?
文:鄒靖儀
圖:資料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