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障者演繹觀眾故事 浸大劇場塑共融
【明報專訊】「聾人或視障者做戲劇,大家可能都有(聽過),但要即興、又要合作且關於社群的戲劇,令人很多時都意想不到」。本身是資深劇場演員的浸大英國語言文學系副研究員伍綺琪指導名為「爾劇場」的計劃,讓浸大生、校友、視障者或聾人,透過舞台與觀眾連結,藉此塑造共融社會,「希望見到每人的光芒」。
互動即興形式 演員深受感動
有別一般舞台劇,在一人一故事的劇場不設劇本,改取觀眾與團員互動形式。團員會先邀請現場觀眾打開心扉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例如最近的情緒、人生經歷等,團員再即場以肢體動作和說話,「演繹」對方的故事,觀眾或可感受到自己被理解,雙方藉劇場連結起來。
失明的「爾劇場」團員皮蛋伯伯,參與本月初的演出,他難忘有觀眾談及自己的爺爺即使患癌病重,仍爭取時間合影畢業相;皮蛋伯伯深受感動,「少有觀眾將心底最大的感受分享出來,好感觸,談到聲淚俱下」。另一成員、浸大應屆畢業生朱靖山在劇場學習與聾人溝通,「(起初)要勉強用身體語言加(手機)打字才可傾偈,後來開始學手語」。
伍綺琪補充,曾有觀眾談到兒時喪父,至今仍記得父親愛為他拍照,長大後仍惦記爸爸的愛,「這些故事少在大庭廣眾被分享,我們有反思過為何(觀眾願跟我們分享),因為(劇團)表演具感染力,聾人或視障者一起跳舞,表達出富生命力的感覺」。
「戲劇非專屬部分人」
「爾劇場」講求包容性,伍綺琪認為戲劇不是專屬於某些人,「不止是身體好靈活的人才有資格做演員,或某些人的故事才有資格被聽見和看見」,希望舞台上也有視障者或聾人的身影。
伍綺琪談到舉辦活動的困難,稱若獨自營運該項目,或會面對欠缺資金聘請手語翻譯和口述影像員的問題,致視障者或聾人等難共同參與藝術,整件事便「不夠通達」。在浸大文學院學術研究領域資助下,「爾劇場」計劃2020年創立,現有25名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