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七十憂家國 耄耋人生遺傳奇
【明報專訊】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在位70年,是僅次於法王路易十四的史上任期第二長君主,一生橫跨整個英國現代史。年輕時經歷王室繼承風波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戰後數年後登基,但也見證一度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在印度等殖民地的獨立浪潮中走向尾聲,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更代表英國最後一個主要殖民地離去,象徵帝國的終結。時至今天,英國僅餘14個海外領土,主要由英國與多個前殖民地組成的英聯邦,亦被視為徒具象徵的國際組織。
伊利沙伯二世在1926年4月21日出生於倫敦,當時是祖父喬治五世在位。當時她雖然是王室第三號繼承人,但當時王儲、後來的愛德華八世才30歲出頭,如有子女則毋須伊利沙伯繼位。但愛德華八世1936年登基同年即疑因同情納粹,最終在「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爭議中退位,伊利沙伯的父親登基為喬治六世,令伊利沙伯以王儲身分經歷二戰,有份協助鼓舞國民士氣,後來還加入防衛支援部隊。
殖民地消逝 見證帝國餘暉
戰後英國雖是戰勝國,但在歐洲和亞洲的戰火下國力大減,加上各地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她此後只能見證帝國餘暉。早在1947年,被稱為「王冠上的寶石」的英屬印度正式獨立(印巴分治),到伊利沙白二世繼位的1952年,英軍在埃及和肯尼亞對抗當地獨立運動,但無法阻止兩地相繼獨立。到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更暴露英國的財政和軍事弱點,摧珥^國在中東所剩無幾的影響力。
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英國更失去最後一個重要海外殖民地,當時王儲查理斯就在從香港返英的歸途上,在日記寫道:「我對自己嘆息,這就是帝國終結。」
英國現餘下14個海外領土,包括直布羅陀和多個島嶼。英聯邦官網指有56個成員國,在加勒比海島國巴巴多斯於2021年11月改行共和制後,英女王生前仍被包括英國在內的15國尊為國家元首,包括澳洲、加拿大和新西蘭,但與英國一樣,英女王作為國家元首並無實權,只是儀式上的統治者。
英媒讚定海神針 無私奉獻
儘管如此,英女王一生經歷過許多重要外交時刻,包括在1965年到訪西德,是1913年以來首次有英國王室成員正式訪德,當時適逢二戰結束20周年,這次訪問標誌兩國和解。1986年,即確認香港回歸的《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兩年後,英女王成首個訪問中國大陸的英國君主。她在2011年訪問愛爾蘭共和國,是100年來首次有英國君主踏足愛爾蘭國境,其間她對因過往英愛關係緊張而受害的人,表達「誠摯的思念和深切同情」,被視為是友誼新時代的開始。英媒普遍形容她是在國家經歷巨變下的定海神針,為王室和人民無私奉獻。
(華盛頓郵報/BBC/天空新聞台)
(英女王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