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細屋換大屋失預算 新居出租房間補貼供款
市場降溫 錯過高峰出售陷困
【明報專訊】因為錯失售屋良機,渥太華的一對夫妻售屋的價格比地產市道下跌前少了15萬元,使得他們升級換屋的計劃遇到挫折。最後雖換屋成功,卻要將新屋的一個房間出租,以補貼房貸供款。
霍金斯(Hawkins)夫婦在2015年購入他們一間4睡房加3浴室獨立屋居住,價格為35萬元。入住之後,夫妻倆裝修了土庫、後院,安裝了圍欄、露台,添置了一整套不鏽鋼的電器。
他們看到同一條街上正在新建一個雙車庫新房,為了給自己和2個孩子安排一個更寬闊的生活空間,霍金斯夫婦動心了。
正好他們看到鄰居出售與自家現住房子相似的物業,售價達到89萬元。這一價格已經與霍金斯夫婦中意的那處房產價格非常接近,於是他們為那座新房付出10萬元定金,之後就着手要賣出自己手上的房子。
但霍金斯夫婦此時已經錯過了售房的最佳時機。在他們開始放售的時候,正遇上房市降溫。僅僅是3周的差距,霍金斯夫婦的房子最終只賣出74萬元。眼看每月的按揭供樓都成問題,夫妻倆只好將新房樓上的一間睡房出租用作補貼。
前國會議員同時也是金融顧問的特納(Garth Turner)表示,先前房價漲得太快,回調就是無可避免的事情,現在就正處於回調階段。
加拿大房地產協會(CREA)公布的2022年6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房價指數(HPI)下降了1.9%。不包括溫哥華和大多倫多地區的全國平均房價,比2021年6月時下跌了11.45萬元。
銷售量與新掛牌量的比例為51.7%,是2015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意味着供需之間的平衡相當。
特納表示,之前房價飈升的動因是疫情令大家在家辦公,需要在郊區找到更大的房子,再加上央行利率偏低,而政府又大手筆派錢,讓不少人手中現金充足,就將房價推高了30%至40%。
特納回顧了20世紀90年代初的房市崩塌過程,房價下跌持續了3年,而回升到同一水平用了足足11年。「現在我們只走過了房價下跌的一半過程。」
ReMax Hallmark地產經紀克勞奇(Nicholas Crouch)表示,房屋放售的時間長短,體現了房市的熱度。市場高峰期的時候,僅僅5天就能售出,而現在需要近20天。買家更願意貨比三家,並提交有條件的報價,這樣的情況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