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反修例運動引發精神健康危機。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去年社會動盪期間每5名成人就有1人患上疑似抑鬱症或懷疑創傷後壓力症(PTSD),其中呈PTSD症狀者比率由佔領運動後一年的2.1%攀升至去年的31.6%。研究人員指出,患病率與經歷大型災難、武裝衝突或恐襲的地區相似,並估算對公營醫療系統精神健康服務需求或增加約12%,認為需大幅增加服務。
醫局:未見個案大增 續監察
醫管局回覆,過去數月已密切監察精神科服務使用情G,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使用人次由去年初每月2000多個案增至近3個月超過3000,但至現時精神科服務未有個案大幅增加的[象,強調會監察情G,適時增撥資源及人手應對。
疑抑鬱率11% 佔運前5倍
港大研究於醫學期刊《刺針》發表,研究人員收集2009至2019年數據,先把2009至2014年逾1.8萬香港成人作基線調查,再比較2014佔領運動期間與前後,以及2019年社會動盪期間數據,評估市民精神健康負擔。去年6至11月共調查1600至1736人。
研究顯示,受訪成人患有疑似抑鬱症比例由2009至2014年基線水平約1.9%,升至佔領運動後2017年6.5%,再升至去年11.2%,即為2009至2014年的5倍。研究人員稱患有疑似抑鬱症的成人人口比10年前增加59萬人,估計當中30萬人增幅或與去年社會動盪有關。
31.6%有PTSD症狀
佔領運動後一年約2.1%受訪者出現PTSD症狀,去年9至11月調查中比率升至31.6%,按人口比例推算,相當於增加190萬人。研究人員估計去年社會動盪期間懷疑PTSD患病率約13%,即相當於約81萬名成人。
去年社會動盪期間受訪者中,每5名成人就有1人患疑似抑鬱症或懷疑PTSD,比例為22%。研究人員稱相關患病率與經歷大型災難、武裝衝突或恐怖襲擊的地區相似。
多用社交網看新聞 風險較高
研究亦顯示,去年27%受訪者每日花最少兩小時以社交媒體關注社會政治新聞和事件,其患疑似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的風險比使用社交媒體少於兩小時或不用社交媒體者高。
報告指出,數據顯示有重大精神健康負擔與持續社會動盪有關,對於辨識可能出現的心理後遺症,從事健康或社會照顧的專業人士需警惕。有份領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梁卓偉教授稱,有需要增加精神健康及社會支援服務供應。
醫生:大部分舊症情緒轉差
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陳國齡表示,目前雖未見新症明顯增加,但料會陸續增加,尤其面對經濟轉差及失業等高危因素,另大部分舊症患者亦受社會事件影響,情緒轉差,病情反覆。她認為政府應增加人手及資源應對。
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總幹事許麗明說,針對隱蔽個案,政府宜加強發展外展服務,派社工到社區初步辨識有需要者,再轉介予相關專業。
明報記者
(反修例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