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989年6月4日,郭翠怡只有4歲。30年後,她站在舞台上,演繹白髮蒼蒼的母親對前往天安門廣場拜祭兒子的渴望。「這個角色不是我,而是他們,我要代他們說話。」藉蚨t員身分,她尋獲悼念六四事件的意義,今日將首度參與晚會,為遺屬亮起燭光,代他們鏗鏘發聲。 明報記者 陳柔雅 由莊梅岩編劇的話劇《5月35日》講述八旬夫婦小林與阿大,在人生盡頭希望堂堂正正到天安門廣場拜祭於六四事件中身亡的兒子哲哲。話劇以同一場景,訴說30年間兩人的悲痛、抑壓、思念與抗爭。 為準備角色 翻查歷史片段 飾演劇中母親的郭翠怡其實才34歲,自小對八九民運印象模糊,長大後才認識這段歷史,從未參加過六四集會,「坦白說有點抽離,只知道政權很殘暴」。直至參演《5月35日》,她為準備角色,翻查歷史片段與照片等資料,看到天安門母親的片段,方意會到角色的重量,「這個角色不是我,而是他們,我要代他們說話」。 劇中一幕,母親小林在兒子身亡後欲上訪控訴政府,最後被丈夫綁在家中椅子上,嘴巴塞茪礞y。失去兒子的母親崩潰人前,只能在家中控訴政權,卻不能對外講出真相,悲痛無從梳理。郭翠怡對這一幕最深刻,「他們(六四死難者)是人,他們每一個都有父母,有愛他們的人,但愛他們的人連說也不能說,是多麼痛苦」。 這次演出,不僅令台下觀眾深思,也提醒了郭翠怡悼念六四的意義,「這些燭光,讓無法宣泄的家屬知道,仍有人記得,有一班人沒有忘記他們的痛」。 修逃犯例 憂台詞成絕響 港人仍可自由點起燭光悼念,但一河之隔的內地,六四依舊是禁忌。參演這劇,郭翠怡不諱言曾有擔憂,最近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使她加倍感受到對創作人帶來的恐懼,有日演出前她突然暗忖:「我之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說這些台詞?」然而,遺屬的傷痛、觀眾的支持,令她想堅持以演員身分,代遺屬與亡魂發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