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1990年代斥資13億元購入63個物業提供社福服務。本報翻查部分物業資料,有物業升值近2倍。然而,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說,由於政府有確切的社福設施物業需求,無可避免令市場「水漲船高」,尤其最缺乏社福設施地區,業主會有期望叫高或企硬叫價,加上市場上符合政府所有要求的物業不太多,預料政府要以較高價購入。 90年代購63物業 部分升值近2倍 政府昨交代1995至98年購入作社福設施的物業現G。本報翻查部分資料,例如1996年以1700萬元購買的中環擺花街中晶商業大廈2樓全層,面積約2042呎,用作長者鄰舍中心,呎價8325元,按中原地產資料,該廈最近期成交個案為去年8月,19樓全層以5098萬元售出,呎價近2.36萬元。若以此推算,政府持有單位升值或可達1.8倍。 另一政府1995年以1270萬元購入、灣仔謝斐道百達中心2樓的1634呎物業,用作長者鄰舍中心,呎價約7772元。根據中原資料,該廈低層一個2341呎單位4月以4200萬元售出,呎價約1.79萬元,以此比較,政府持有單位或可升值1.3倍。 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林家輝表示,一般2、3樓可作社福用途物業,價值較地舖低,但擔心有業主抬價,建議政府訂出條件在各區招標,要求業主報價,以市場競爭避免不合理叫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