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深圳計劃重新規劃各個口岸的貨流人流分工,其中擬2021年停止貨運的皇崗口岸,研旅客實施「兩地一檢」,有份參與深圳市口岸辦公室前日就口岸通關改革舉行研討會的本港學者引述,口岸辦在會上提出「一證通行」方案,據他理解是一張證件加入過關者在兩地的兩套個人資料,將「兩檢」合併在同一地點進行,以提升通關效率,屬初步構思。口岸辦回應本港傳媒表示,皇崗口岸重建後肯定不會實施「兩地兩檢」。有法律學者促當局交代清楚,指「兩地一檢」無論在內地或香港口岸實施,均違反《基本法》。
陳帆:派員了解 按港法規跟進
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表示,「兩地一檢」是深圳一方提出的想法,相信由深圳解釋更為適合,「現在不適宜作太多揣測」,前日港府駐深圳辦事處有派員出席,並了解情G。陳帆又稱,港府聽取了深圳一方的意見,稍後會按香港的法規跟進,如有決定會適時向市民交代。
港學者:深圳為增通關效率
香港電台昨向深圳市口岸辦公室查詢,獲回覆指出,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要求,若皇崗口岸重建,在查驗模式上要創新,肯定不會實施「兩地兩檢」,但會否採用「兩地一檢」等仍在討論。
前日出席研討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表示,據他了解,深圳提出「兩地一檢」做法是為了提升通關效率,初步建議「一證兩邊走」,無提及兩地一檢是在內地或香港口岸實施,他已即時向內地提出一張證件共用兩套個人資料並不可行,會有法律問題,相信內地已經聽取了他的意見。他又透露口岸辦在研討會上成立了一個由內地及本港學者及專家組成的智庫,合共約10人,港方成員包括他與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為提升口岸工作提供意見。
事實上,深圳市口岸辦昨發表的新聞稿引述,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艷華建議借鑑歐盟,通過循序漸進方式鼓勵粵港澳三地互補開放邊境信息系統,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明確獲取信息權限、條件及時效,通過粵港澳三地海關系統相互連接,實現三地部分通關數據分享,將系統與其他口岸部門相互開放。
張:除非內地口岸租予香港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認為,現時未知具體運作,當局應該交代清楚,指出無論「兩地一檢」在內地或香港口岸實施,均會違反《基本法》,除非當局在未來的皇崗口岸採用現時深圳灣口岸的方法,將內地口岸的地方租予香港,問題則不會太大。他指出,若在香港境內實施,將容許內地執法人員在港行使內地法律,會違反《基本法》,破壞一國兩制;如果在內地實施,香港入境處職員則要到內地工作,亦是違反《基本法》。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表示,「兩地一檢」意味香港和內地要互換資料,亦要將拘捕通緝犯的權力交予對方,在抽查違禁品或出入境管制時完全靠內地,質疑方案並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