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不時發生斷肢意外,有傷者在家夾斷手指,甚至遇上交通意外扯斷手臂,醫護團隊隨時候命,務求接通血管,助血液流暢,令斷肢由白變紅。醫院管理局新界東醫院聯網斷肢再續團隊自2002年成立,堅持再續精神,至2016年已做了233宗手術,包括為年輕人以腳趾接駁手指,讓他可重投工作。團隊今年獲醫管局頒發傑出團隊獎。
面對突如其來的創傷,患者通常徬徨失措,醫護團隊既要安撫傷者,亦要盡快擬定治療方案。威爾斯親王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骨科)部門主管何百昌與團隊隨時候命,「病人受傷通常在下午一兩點發生,因為食飽飯集中力下降,來到醫院就是正常下班時間,我們要馬上開工,一開工就10多小時」。
傷者為可抱仔 自拿斷肢等救援
傷者重創陷入昏迷,甚至血肉模糊的景象,何百昌多年來已見慣,但曾有傷者在意外後表現異常鎮定,反令他畢生難忘。事發1999年,一名40歲姓陳的電梯男技工不慎遭纜轆扯斷右臂,他當時自行拿蚋_肢從容等候救援。何憶述,「他異常地鎮定,很理性地跟我分析,基本上要求盡量駁,但我不敢答應一定成功」,團隊最終花了8.5小時順利完成手術。一兩年後,陳抱茖鄐l到醫院覆診,何才驚覺他當日為何能鎮定自若,「原來他太太當時懷孕,他心想一定駁番隻手,可以抱起兒子」。
斷肢再續團隊秉持永不放棄精神,為傷者延續生命,但有時「人不一定能勝天」。何百昌表示,團隊在2005年為一名19歲男傷者接駁斷去的手指,傷者因操作魚蛋機時發生意外,右手被攪至剩下一隻拇指,「他每隻手指都好像魚蛋一樣(被攪碎),如何是好呢?但他只得19歲,剩下一隻拇指,一定要想辦法」,團隊千辛萬苦找到一隻相對完整的手指接駁, 以為手術成功之際,豈料兩日後傷口不敵魚肉的細菌感染,出現腐爛。
腳趾駁中指 恢復手部活動能力
團隊最後用傷者左腳的二趾,接駁至右手中指位置。何解釋,「腳趾是second best(第二最佳)選項,少一隻腳趾走路及跑步都沒有問題」。威院在過去20年,做了30至40宗足趾移植手術,一眾「toe-hand man」可恢復手部活動能力。
不過,近端斷肢如手指的血管非常幼細,醫生要在顯微鏡下接駁血管。何表示,一般只會接駁手指頭的一條動脈,讓血液流入斷指,而靜脈較細難以接駁,因此流經靜脈的血液無法回流心臟,手術後需定時為手指放血,待靜脈血管重新生長,建立血液循環。他說醫院過往用吸血蟲放血,但有兩名患者因感染細菌出現發燒,後來棄用此方法。現時主要由護士定期以針尖為傷者放血,並用棉花棒按摩,保持血液循環。
棄用吸血蟲放血 免傷者感染細菌
何百昌說,「只要有希望,(團隊會)努力去做,不要放棄,很多時候病人有重生的機會」。斷肢再續團隊不僅接通傷者血脈,令斷肢由白變紅,更重建傷者與社會的橋樑,引領他們重新投入生活。